再读晚清最后的历史
再读晚清最后的历史
2016-04-26 20:28:12 阅读 21180

00495534.JPG


晚清最后的时代,正好在世纪之交。这是一个走向变革的时代,这是一个充满魅力的时代,同时这也是一个血腥和杀戮的时代,当我们回首康乾盛世“夕阳无限好”时,也不由得发出“只是近黄昏”的感慨。



19世纪是欧美瓜分世界的时代,随着西方列强用坚船利炮轰开了大清紧锁着的国门,中国进入了所谓“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历史,与非洲、印度和土耳其一样,等待着被肢解瓜分的命运。



说到中国近代史,就不得不提到教科书对我们的“熏陶”。大清——这个中国最后一个帝国是如何灭亡的,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命题。只可惜以前上历史课的时候,写到晚清最后的历史基本就是:洋务运动只变革器物不变革制度,所以甲午败了。戊戌时终于变革制度了,可是维新派被慈禧这个老太婆给废了,于是促使一部分人干革命去了。



而清廷自己办的新政又挂羊头卖狗肉,刺激立宪派也投入了革命的怀抱。最后,辛亥革命的发生也就顺理成章了。乍看之下,由一条脉络连接着,逻辑很清楚。当时我也对这种说法很相信。



晚清最后十八年3.jpg



可是当我读了包括这本书在内的一些写晚清民国的书,我就越发对自己以往的固见感到深深的怀疑。历史的真相真的是这样吗?李鸿章、袁世凯真的是卖国贼?慈禧真的冥顽不灵,要把政权给亲手毁掉?甲午战争中国是否真的没有一点赢的可能?义和团到底是爱国者还是爱国贼?…….诸如种种,那么教科书上的逻辑还讲得通吗?



读历史,不光需要读出些新的内容,更要读出一种新的视角。历史从来不乏评论者,古老的话题被专家们推敲了一遍又一遍。晚清最后的岁月是中国近代史上被遮蔽被扭曲最严重的一段历史。



当我们都已经习惯在那古板的逻辑思维里时,无奈,我学识浅陋,所幸有这本《晚清最后十八年》,作者带给我们一种新的亮点,从另一个视角,去深究近代史的根源——首次从清王朝权力斗争与政治博弈的角度,深度剖析晚清最后血淋淋的灭亡真相。其中的历史细节,残酷血腥,匪夷所思,荒诞绝伦,令人瞠目结舌,唏嘘不已。



晚清最后十八年2.jpg



作者将权力斗争与政治博弈作为打开晚清灭亡真相的一把钥匙,并将其贯穿了这18年,可以拿它们去解释很多历史事件。第1部讲的主要是甲午战争和戊戌变法,这两件事情就很能反映出其中的一些问题。



日本人说,大清之败,败于全民腐败。作者说,甲午惨败,败于权力集团的滥斗。晚清的各种权力集团的政治博弈是造成甲午战争失败的最大原因,戊戌也是。



可惜中国人总是在犯同样的错误。顽固派与改革派,朝廷与地方,就连改革派当中,还分洋务派和维新派,互相还瞧不上眼。这其中有国家层面的,也有个人层面的。即使是强人如慈禧,那时也是受了周围顽固派的唆使,把变法给叫停了。



类似的例子书里还有很多,这里就不可说,不可说了。晚清最后18年里的各种势力博弈错综复杂,这使其充满矛盾和悖论。只有深入其中,从细节入手,才能一步步逼近历史的真实。



除了丧权辱国的屈辱、落后挨打的宿命,晚清最后这段历史,我们还能读出些什么?一个民族,当其能够正视自己的时候,才有发展的希望。国人要尽快走出我们自己脑海中所构想的近代史“中世纪”。晚清这段历史对于处理当下人与人、各种人群间的关系,还是百看不厌的。这段历史,永远有说不完的料……



晚清最后十八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