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意识的力量
2017-01-25 21:00:00
今日领读要点:你在成为受精卵的那一剎那之前,只是一个意识的存在。然后突然你进入了一个小小的细胞中,慢慢地,你有了一具每天长大的身体,但你还是在一个安全的环境当中,你感觉和周围的东西都是合一的。
潜意识的力量
21:52

4.gif


亲爱的好书共读栏目书友们,很高兴又与你相遇了!

今天将带领大家共读《遇见未知的自己》第10章到第13章。阅读过程中,大家可以带着下面的问题进行思考。


1.潜意识的力量到底有多大?

2.潜意识用什么方式与我们沟通?


下面开始今天的共读。

本次推荐阅读时间为20分钟左右,从第35页的第50页。




 

10
当灵性与科学相遇 ── 我们创造了自己的世界
 


电影院里挤满了人。


第一段电影结束,若菱正满头雾水,导讀人上台了。他看起来相当年轻,朝气蓬勃。经过他清晰生动的引导,若菱总算稍稍理解了电影刚才片段的意义。大体上就是说:我们的大脑每秒钟要处理四千亿位(bit)的信息,但是我们只能意识到其中二千位的信息。 


所以,我们会选择性地去看东西,并且以此来体验这个世界的人事物。至于如何选择,就是受到个人从小被灌输的各种约定俗成的观念、信念、标准、价值观等等的影响,完全是因人而异的。所以,每个人每天环顾四周,看見的是他想看見的东西,其它的东西大脑会自动排除掉。“每个人的价值观和成見就是这样形成的吗?”若菱想,但不好意思举手发问。 


这一段影片也说到了老人曾经要若菱研究的”物质的实相”和”观察者影响被观察者”的问题,若菱对这个部分胸有成竹,挺得意自己曾经接受”秘密教导”。


导讀人又一句石破天惊的话打断了若菱的得意:”因为所有的一切都是能量的振动,而观察者又会影响被观察者,所以我们创造了我们自己的世界。” 


若菱觉得这一句话还是很难消化。 


“我们创造了自己的世界?那每个人的世界都是应该很美好的呀,为什么这个世界还如此丑恶?”若菱不敢当场反驳。 


电影还说“科学家证明了同一件物品,可以同时存在于不同的地点”,还有照片为证。 


第二段电影开始,若菱被影片中什么脑部的神经生理生化反应弄得头昏眼花。导讀人上台,若菱精神为之一振。 

导讀人果然口才一流,他归纳道: 


“如果你不断重复做某件事,在生理学上来说,我们某些神经细胞之间就会建立起长期且固定的关系,比方说,如果你每天都生气,感到挫折,每天都很悲惨痛苦‥‥那么,你就是每天都在重复地为那张神经网路接线和整合。这就变成了你的一个情绪模式。” 


“更糟糕的是,”导讀人话锋一转,“当我们在身体层面或是大脑层面产生某种情绪感受时,我们的下丘脑会马上组装一种化学物质,叫做”胜肽”,随着血液跑到我们身体的每一个细胞‥‥被细胞周边的上千个感受器所接受。久而久之,感受器对某种胜肽有了特定的胃口,会产生饥饿感。所以如果你很久不生气的话,你的细胞会让你有生理的需求想要去发脾气‥‥” 


这个倒真是恐怖呀,不是跟毒瘾一样吗?! 


若菱有点坐不住了,一天接收这么多信息,真有点受不了,她也不想再分析了。于是悄悄地溜了出去。

 

回到家裡,志明还没有回来,想想这几个星期以来,自从遇到老人之后,若菱愤世嫉俗的脾气似乎有些转变,至少发脾气的次數减少了很多,她感到欣慰。 


可是似乎和志明的距離愈来愈远了。 


以前回家还会聊一些公司的事,虽说是抱怨,但也是交流的一种啊。最近若菱自省的时间比较多,话就讲得少了。而志明这一段时间也特别的沉默,兩个人很久没有亲密感了。  


想着想着,在沙发上,若菱进入了梦乡。 


若菱被推门声惊醒时,一看钟,已经十二点多了。刚进门的志明,有点微醺,平时一定会抱怨他,今天却觉得志明脸色红扑扑的煞是好看。 


今晚的她,希望和志明亲热、亲热。 


“我累了,”志明含糊地说。


若菱气得睁眼到大半夜才睡着。 


 

11
命好不怕运来磨 ──潜意识中的人生模式
 


若菱身心俱疲地来到小屋中。 


不但昨晚没睡好,今天开会又被整得很厉害。


“真是累呀!”若菱想。


过了好半天,若菱才能把心思带回到老人交代的功课上面。她开门見山地问:”潜意识真有那么大的能耐吗?” 


“这个图就代表着我们的人生。”老人开始上课了。

 

“马車的构造和质量,代表我们的命,有些人命好,含着金汤匙出生,或是聪明能干,美貌迷人。有些人命不佳,生不逢时,才智平庸,相貌不扬。而这路程,就是我们的运,有时康庄大道,有时羊肠小道,而所谓命好不怕运来磨,马車大的时候,走险坡也不觉得摇晃。”

 

老人讲得摇头晃脑。“这部马車的前进是要靠这匹马,”老人继续说故事,”而且你问这匹马,你有没有权利决定怎么行进哪?马儿会说:『有啊、有啊!我这不就是努力地在前进吗?没有我,这車是走不动的呀!』但是你要问它:『那你刚才为什么左转哪?』他会说:”我觉得左边的脸紧紧的,我就转弯了呀!』老人说到这裡,停下来看着若菱的反应。 


聪明的若菱已经明白了这匹马的角色是什么了,就是我们的表意识,我们自以为可以操控我们的生活,做出自由的选择,但是实际上,我们是一个自动化制约模式下的机器,很多时候身不由己。


“那么这个马車夫就是我们的潜意识了?”若菱问道。

 

老人看出若菱的領悟,点了点头,”也就是我们人生的自动化导航系统。” 


“但是真正发号施令的是坐在后面的乘客吧?”若菱又问。若菱灵光一现地想到“啊,这个乘客就是我们的真我!” 


老人嘉许地点头。


若菱沉默了一会儿,她指指地上的圈圈:”怎么突破重重障碍找寻真我?” 


“在寻找真我的过程中,我们先要努力地把潜意识的部分尽量带到意识层面,这样我们離真我也会愈来愈近。” 


老人边说边在圆圈上加画了一些东西。 


“所以你要加大这块饼的面积!”老人指着图中5%意识的部分,”先去潜意识裡面探寻你那个被写好的自动化程序(auto - programming)是什么,把它带到意识层面来,让意识之光为你破解生命中对你已经没有用处的一些人生模式。” 


若菱觉得自己的思绪又像毛线球了。“这个自动化程序,还有你说的人生模式,是谁帮我们写好、定好的呢?” 


老人认真地思索表达的方法:”你可以说是我们人一生下来就会有一定的一些性格倾向,像外向、内向、悲观、樂观等。然后,我们后天的环境,像家庭、学校、社会、朋友等等,都会帮助我们在童年的时候定好一些游戏规则,让我们创造了种种的价值观和信念。” 


“我给你举个例子吧。有一个父亲,抛弃了老婆和三个儿子,完全弃他们于不顾。老大长大以后,成为一个很好、很负责任的父亲,因为他潜意识的信念是:我不可以像我父亲一样伤害家人。老二终身未娶,因为他潜意识的信念是:我不信任婚姻,因为我可能也会和父亲一样。老三却做出和父亲一样的事,因为他潜意识的信念是:我要和我父亲一样。” 


老人看看若菱,她仍陷入深沉的思考中,于是又拿粉笔在墙上写了一个公式: 


性格倾向 × 外在环境 × 各种教育 × 生活事件 × 前世业力(如果你信的话)= 人生模式 


“你看清楚啰,是乘号不是加号,所以变數很多,特别复杂!”老人又加了一句。 


若菱似懂非懂,“那我们怎么样可以知道自己潜意识裡面,到底有什么样的模式在以自动化程序的形式运作呢?找到了以后又怎么除去那些不好的呢?” 


“潜意识裡的东西,会利用很多方式与我们沟通,就看你能不能警觉到,并且理解它。”老人停顿了一下,笑着说:”这就是你这周的回家功课!然后我会慢慢告诉你,怎么样去应付我们种种潜藏的人生模式。”老人眨眨眼,”上周其它的功课呢?” 


“电影看了,书买了还没看。”若菱嗫嚅地回答,”电影看不太懂‥‥” 


“没关系。就像我自己的人生,也不是一下就能够讀懂,慢慢来吧!只要有信心,我一定能够讀懂自己。”若菱暗自下了决心,悄悄地起身離去。 

   

 

12
遇見难得的知音 ──潜意识的表达方式
 

“潜意识用什么方式和我们沟通?”在若菱结束了产品发表会之后,这个问题就一直缠绕着她。 


在产品发表会的过程中,若菱总算体会到将老人的教导实际应用在生活上的好处。像往常一样,在发表会前一天,若菱就会紧张得睡不好。发表会当天,若菱感觉自己心跳加速,手脚冒冷汗,典型的焦虑恐慌症。 


不过这次若菱觉得好多了,因为她记得老人教导的:“你不是你的工作,你不是你的表现,你不是你的成功,也不是你的失败。这些外在的东西,丝毫动摇不到你那个内在的真我,看清楚小我的虚假认同!” 


虽然若菱还是没怎么感觉到真我,但是她发现这个“以上皆非”的小我否定法很管用。结果发表会进行得異常顺利。 


“今年的考绩,应该是特优了吧!”若菱正在开心之际手机响了,一看,居然是李建新打来的。 他约若菱明天晚上出来聊聊,声音充满了期待。 


“嗯‥‥我问问看志明有没有空。”这么多年了,若菱对于跟男人单独見面、吃饭已经有点不习惯。


“我的潜意识在干嘛呢?”若菱想想也觉好笑。 


第二天傍晚,若菱和李建新单独見面了。志明没空,说要赶論文。 


李建新挑了一家在高级大饭店顶樓的西餐厅,可以把台北市的夜景一览无遗。李建新先发制人:”你上次的资料找到没?” 


“嗯,是找到了一些不错的资料。”若菱忍不住和他分享老人说的马車模型。 


那晚,两人相聊甚欢。


李建新一脸诚恳地说:”真的,我很少能碰到这样的知音呢!” 


听到这话,若菱心裡想,多么希望志明就是自己身边的知音! 


停了一会儿,若菱问:”以你的了解,你认为潜意识平时都是用什么方式和我们沟通呢?” 


“一般心理学家都说,梦是潜意识通往意识的桥梁。”李建新不假思索地回答。 


“不但如此,梦可以给我们很多启发、鼓励,还可能把你作梦当时白天生活的一些心态整理出来给你看。梦当然有示警、指引的功能,同时还可以让你宣泄情绪或展现出被你自己压抑的人格特质。”李建新一口气说了一大堆。 


“还有一些一再出现的生活模式‥‥”若菱尽力接腔,努力运用一些”套话”的技巧。 


“对!如果你的人际关系一再出现相同的模式,比方说你的同事、老板和你相处的模式,不管你走到哪裡都碰到同样的人、同样的事、同样的互动方式,这时你就知道是潜意识的一个模式在主宰你的命运和行为了!” 


“对,这就是寻找我们潜藏的人生自动化导航系统模式的一个好方法。”若菱故意用从老人那儿偷来的一連串专业术语,“还有‥‥”若菱假装在沉思‥‥ 


“还有就是你说溜嘴,不经意说出或做出来的一些事,虽然与你本意不相同,但可能就是你潜意识裡真正的想法。”李建新熬不住,抢先说了出来。 


若菱立刻点头赞同,心想这几条我可得好好记住。


一顿饭吃下来,若菱搜集到了足够的资料,李建新也感觉碰到了知音,双方各取所需,各自开心地打道回府。 


 

13
回溯童年的记忆 ──我们身体的障碍
 


老人听了若菱有关潜意识的报告之后,满意地点点头:”很好,当你的生活中出现这样的情况时,你要记得是你潜意识在和你沟通的迹象。” 


老人指着地上的圈圈:”在真我周围的这一圈是身体,身体是怎么构成我们与真我之间的障碍呢?”老人顿了一下,突然问若菱:”你想不想从头开始寻找问题的答案?” 


若菱点点头。 


老人问:”你记得你出生时的经过吗?” 


若菱理所当然地回答:”当然不记得啦!” 


“其实你的身体记得的,你不妨问问自己的身体。” 


老人以权威性的声音说:”闭上你的眼睛!”若菱照做了。 


接着老人催眠了若菱,让她重温了出生时的场景。


不知过了多久,若菱从沉睡中醒来,很舒服的一觉,一摸脸上凉凉的地方,原来真有泪水哪!


老人神秘地笑笑说,“你在成为受精卵的那一剎那之前,只是一个意识的存在。然后突然你进入了一个小小的细胞中,慢慢地,你有了一具每天长大的身体,但你还是在一个安全的环境当中,你感觉和周围的东西都是合一的。” 


老人喝了口茶,继续侃侃而谈:”然后,你出生了,经歷过那个巨大的创伤和惊吓,你与提供自己生命所需的源头分離,”老人叹了口气,”于是,我们慢慢学会了,我及我的身体,和这个世界是分離的了。为了保持自我感,我们就发展出了能量,在这个世界上抓取所有我们能抓取到的东西。因为小我是如此的虚幻、脆弱,所以它需要更多的抓取、获得,才能延续它软弱的生命。” 


若菱恍然大悟。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每个人天生就有很多无名的恐惧‥‥”老人继续说,”到了最后,这种无以名之的不安全感和分離感,就变成了一种存在性焦虑。” 


“啊,难怪我老觉得惴惴不安,很不喜欢自己一个人安静地独处。每次一个人的时候,我就想找人说话,打开电视、收音机,或是找点事情做做。原来就是不想面对这种存在性焦虑的背景声音。”若菱有了这番領悟! 


“那我们这层身体的障碍怎么样才能去除呢?”


老人又好气又好笑地看着她,无奈地摇摇头,“孩子,去除不了,就像我们永远没有办法除去黑暗一样。所有造成我们与真我隔绝的东西都像黑暗一样,我们所能做的,就是拿觉知之光去照亮它们。” 


看着若菱皱起了眉头,老人又补充说:“在身体层面的这个部分,所谓觉知之光就是重新和我们的身体連结。我们一般人对自己的身体只有5%了解和控制,95%身体是在潜意识的狀态下用自动导航系统在操控的。所以,找回与身体的連结就可以帮助我们把5%的版图扩大,找回更多的自己。” 


“怎样找回与身体的连接呢?” 


“跟你的身体对话,倾听你身体的讯息。” 




今天的好书共读就到这里了。

大家可以把文章开头问题的思考结果,写入随笔中。

好书共读-晚安.gif

加入书友俱乐部,与3600万书友分享智慧,碰撞思想。

阅读不孤独,每天进步一点。

我们明天见,晚安。


56
热门随笔
show pop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