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识同行的人
2016-11-16 20:00:00
今日领读要点:这一章介绍了鸿渐和赵辛楣重归于好,遇见并认识了三位同事,约好同行去往三闾大学。
遇识同行的人
16:14

围城4.gif


亲爱的好书共读栏目书友们,很高兴又与大家见面了!

博库网发起的好书共读栏目——每十天和您一起共同品完一本书,已经开始解锁第二个新世界——《围城》了。

昨天我们读到方鸿渐和苏小姐、唐小姐都决裂了,失恋的阴影笼罩着他的生活。

下面开始今天的共读:遇识同行的人

本次推荐阅读时间:30分钟左右,从第110页到第132页





离 开


方鸿渐把信还给唐小姐时,痴钝并无感觉。过些时,他才像从昏厥里醒过来,开始不住的心痛,就像因蜷曲而麻木的四肢,到伸直了血脉流通,就觉得剌痛。

他同时又觉得天地惨淡,至少自己的天地变了相。人家的天地里,他进不去,而他的天地里,谁都可以进来,第一个拦不住的就是周太太。那日周太太看到唐小姐家的车夫来送信,就想问问鸿渐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鸿渐则是什么都不愿说,避着周太太。周太太因为枉费了克己工夫,脾气发得加倍的大,骂鸿渐混账,目无尊长,辜负了周家的栽培。

鸿渐到了银行,机械地办事,心疲弱得没劲起念头。三闾大学的电报自动冒到他记忆面上来,他叹口气,毫无愿力地复电应允了。

经理室派人来请鸿渐,周经理问他周太太怎么肝胃气犯了,“你丈母自淑英过世以后,身体老不好,医生量她血压高,叮嘱她动不得气,一动气就有危险,所以我总让她三他,你--你不要拗她顶她。”鸿渐勉强道:"我记着就是了。”

鸿渐回到办公桌上,满肚子不痛快,想周太太的态度一天坏似一天,周家不能长住下去了,自己得赶早离开上海。

周经理回家午饭后到行,又找鸿渐谈话,第一句便是问他复了三闾大学的电报没有。鸿渐突然醒悟,这是周经理在下逐客令了,一股怒气使心从痴钝中醒来,回答时把身子挺足了以至于无可更添的高度。

周经理软弱地摆出尊严:“鸿渐你不要误会,现在行里也没什么事,你可以不必每天到行,至于薪水呢,你还是照支——”

"我不要钱,我有钱,"鸿渐说话时的神气,就仿佛国立四大银行全他随身口袋里,没等周经理说完,高视阔步出经理室去了。

周经理原本自己惨淡经营了一篇谈话腹稿,只可恨这篇好谈话一讲出口全别扭了,鸿渐那混小子一张没好气挨打嘴巴的脸,好好给他面子下台,他偏愿意抓踊了面子顶撞自己,真不识抬举,莫怪太太要厌恶他,看来没有多大出息。

方鸿渐不愿意脸上的羞愤给同僚们看见,一口气跑出了银行,心里咒骂着周太太,今天的事准是她挑拨出来的,可自忖并没有开罪她什么呀!不过,那理由不用去追究,他们要他走,他就走,决不留连,也不屑跟他计较是非。周家一天也不能住了,只有回到父亲母亲那儿挤几天再说,像在外面挨了打的狗夹着尾巴窜回家。这两天来,人都气笨了,想不出圆满的遮羞方式,好教家里人不猜疑自己为什么突然要回家过不舒服的日子。三闾大学的电报,家里还没知道,报告了父亲母亲,准使他们高兴,他们高兴头上也许心气宽和,不会细密地追究盘问。

他只等三闾大学旅费汇来,便找几个伴侣上路,在此之前乐得逍遥几天。不知怎样,清闲之福会牵起唐小姐,忙把念头溜冰似的滑过,心也虚闪了闪幸未发作的痛。

 


归 家


鸿渐四点多钟到家,老妈子一开门就嚷:"大少爷来了,太太,大少爷来了!”鸿渐进门,只见母亲坐在吃饭的旧圆桌侧面,抱着阿凶,喂他奶粉,阿丑在旁吵闹。

这阿丑是老二鹏图的儿子,年纪有四岁了,下地的时候,相貌照例丑的可笑。老三凤仪的老婆也养个头胎儿子,方豚翁深有感于"兵凶战危",触景生情,叫他"阿凶"。

这次逃难时,阿丑阿凶两只小东西真累人不浅。鸿渐这个不近人情的鳏夫听父母讲逃难的苦趣,便心中深怪两位弟妇不会领孩子,害二老受罪。

鸿渐回到家,豚翁看见儿子,便道:“鸿渐,你近三十岁的人了,自己该有分寸,照理用不到我们背时的老古董来多嘴。可是——娘,咱们再不管教儿子,人家要代咱们管教他了,咱们不能丢这个脸,对不对——你丈母早晨来个电话,说你在外面荒唐,跟女人胡闹,你不要辩,我不是糊涂人,并不全相信她。

方老太太瞧鸿渐脸难看:“那位苏小姐怎么样了?你要是真心喜欢她,爸爸和我总照着你的意思办!”方鸿渐不禁脸红道:“我和她早不来往了。”

鸿渐心想自己失恋是为了唐小姐,可是倘若告诉父亲,他们绝不会了解,说不定父亲就会大笔一挥,直接向唐小姐替自己求婚,他会闹这种笑话的。

鸿渐只好把三闾大学的电报给父亲看了,果然转移了他们的注意力,对鸿渐也不责怪了,反而说是周家小气。二老决议明天去访问周太太的病,替鸿渐谢打扰,好把行李带走。

 


归 好


家里住近十天,已过端午,三闾大学毫无音信,鸿渐开始焦急。一天清早,专差送封信来,是赵辛楣写的,约他到家中谈话,有要事面告。

鸿渐看后,疑团百出。想现在赵辛楣娶定苏小姐了还来找他干嘛。等一会,报纸来了,报上登了苏小姐和曹元朗的订婚喜讯,想来这就是赵辛楣信上所说的"要事"了。方鸿渐准五点钟找到赵辛楣住的洋式公寓,没进门就听见公寓里好几家正开无线电,播送风行一时的《春之恋歌》,空气给那位万众倾倒的国产女明星的尖声撕割得七零八落。房子里挂着字画、照片装点,显得精致得很。

两人寒暄一阵,赵辛楣请鸿渐原谅他以前做的丑事,两人不打不相识,好好交个朋友,他也没想到苏小姐会嫁给曹元朗,还以为准是嫁给方先生的。赵辛楣说现在两人现在同病相怜将来还是同事。

辛楣坦白地把这事的前因后果讲出来:三闾大学是今年刚着手组织的大学,高松年是他的先生。本来高松年请赵辛楣去当政治系主任,他那时不愿撇下苏小姐,便偷偷拍个电报介绍鸿渐给高松年,让他去教书,好叫苏小姐跟鸿渐疏远。可是高松年不放松他,函电络绎的请他去,他大前天从苏小姐处奉到遣散命令,一出来就回电答应了。上海还有一批应聘的同僚,将来由他约齐同行。

鸿渐还把自己失恋于唐小姐的事告诉了赵辛楣,这时候他知道鸿渐跟自己河水不犯井水,态度轻松了许多,嗓子已恢复平日的响朗。他留住鸿渐,打电话叫董斜川来,三人同上馆子吃晚饭。

以后鸿渐就不寂寞了,三人常常来往。三星期后,辛楣请新同事上茶室早餐,大家好认识。鸿渐之外,还有三位。中国文学系主任李梅亭是高松年的老同事,四十来岁年纪,戴副墨晶眼镜,神情傲兀,不大理会人,并且对天气也鄙夷不理。一位顾尔廉是高松年的远亲,好像没梦想到会被聘为历史系副教授的,快乐像沸水似的洋溢满桌,对赵李两位尤为殷勤。他虽是近五十岁的干瘪男人,绰有天真妩媚小姑娘的风致,他的笑容比他的脸要年轻足足三十年。一位孙柔嘉女士,是辛楣报馆同事前辈的女儿,刚大学毕业,青年有志,不愿留在上海,她父亲恳求辛楣为她谋得外国语文系助教之职。孙小姐长圆脸,微有雀斑,打扮甚为素净,怕生得一句话也不敢讲,脸上滚滚不断的红晕。

 


启 程


三闾大学定十月初开学,辛楣招大家吃饭商定行期,议定九月二十日坐意大利公司的船到宁波,李先生说他在船票公司有认识人,交由他去买。十九日下午,辛楣把李梅亭代买的船票交给鸿渐,说船公司改期到二十二日下午六点半出发,六点登船。

方老太太替鸿渐置备好行李,一个袋子,一个铺盖袋,一个手提箱。

方老先生有许多临别赠言吩咐儿子记着,什么“咬紧牙关,站定脚跟”,“可长日思家,而不可一日恋家”等等,鸿渐知道这些虽然是对自己说的,但其实主要是记载在日记和回忆录里给天下后世看他方豚翁是怎样教子以义方的。

 



今天的好书共读就先到这里了!

这一章介绍了鸿渐和赵辛楣重归于好,遇见并认识了三位同事,约好同行去往三闾大学,那接下来会发生什么样的故事呢?我们明天领读时再揭晓。

 

小伙伴们在阅读完后,可以在留言区发表自己的所思所悟,分享令生活更美好!

每天晚上20点准时共读,伴你入眠。

好书共读,让阅读成为习惯!

我们明天见,晚安!

64
围城
作者:钱锺书
show pop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