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理过程中有没有谬误
2017-08-07 20:00:00
今日领读要点:找出谬误,你就不会轻易中了别人的套儿。
推理过程中有没有谬误
12:45

6.gif


亲爱的好书共读栏目书友们,很高兴遇见你。

判断交流者的推理是不是以错误的假设为基础,是不是通过逻辑上的错误或带有欺骗性的推理来糊弄你,就要特别小心推理过程中那些诡计花招。

下面开始今天的共读:推理过程中有没有谬误

本次推荐阅读时间为20分钟左右,覆盖原书的第110页到第133页。


推理过程中有没有谬误


什么是谬误?


所谓谬误(fallacies),就是推理中的欺骗手段,作者有可能利用这个欺骗手段来说服你采纳其结论。


有3种常见的“谬误”诡计花招:


(1)提供的推理需要明显错误的或者让人不能接受的假设才能成立,因此使推理和结论显得毫无关系;

(2)把那些明明和结论无关的信息弄得好像和结论有关,以此来分散我们的注意力;

(3)看似为结论找证据,而证据算数的前提则取决于结论本身已经成立。


能够找出这些小花招就能防止自己不知不觉中上了别人的当。下面让我们来看看推理中的谬误到底是个什么样子。


亲爱的编辑:贵报支持参议员斯彭道(Spendall)的论辩,让我感到无比震惊,他提议通过增税来提高国家财政收入以便改善公路状况。参议员先生自然喜欢增税这一套了,一个自由派民主党人,动不动就提议增加税收和支出,你还想从他那儿得到什么别的主意呢?


注意,这封信乍一看好像要举出一个“理由”来反驳这个增税提议,主要通过援引参议员的自由派民主党人的名声,但是这个理由和其结论根本无关。问题的关键在于增税是不是个好主意。写信的人完全忽略掉参议员的增税理由,并且没有提出任何具体理由来反对增税;相反,他对参议员施加人身攻击,给他扣上一顶“动不动就提议增加税收和支出的自由派民主党人”的大帽子。作者在这里犯了一个推理中的谬误,因为他的论证需要一个和结论有关的荒诞不经的假设,以便将人们的注意力从论证本身转移到他的论辩对手—参议员斯彭道身上。一个容易轻信别人并且对此类谬误毫无防备的读者就有可能中了他的招,认为作者提供了一个有说服力的理由。


本章为你提供了许多练习,让你找出这类谬误,这样你就不会轻易中了别人的套儿。

 

谬误的类型:


●  人身攻击谬误(ad hominem fallacy):

针对个人的人身攻击或侮辱,而不是直接反驳其提供的理由。


●  滑坡谬误(slippery slope fallacy):

假设采取提议的行动会引发一系列不可控的不利事件,而事实上却有现成的程序来防止这类连锁事件的发生。


●  追求完美解决方案谬误(searching for perfect solutions fallacy):

假设因为尝试某种解决方案后还有遗留的问题未解决,那么这种解决方案根本就不应该采用。


●  偷换概念谬误(equivocation fallacy):

在论证中关键词语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含义,一旦不同含义之间的转换被认出来,这个论证就讲不通了。


●  乱扣帽子谬误(explaining by naming fallacy):

错误的假设因为你为特定的事件或行为提供一个名称,你也就合情合理地解释这一事件。


.....


更多类型的谬误请见书中P110-P133的内容

 

 

如何应对谬误?


一旦作者有下列行为之一,你就应该驳回其推理论证:


●  对人不对事

●  使用滑坡推理方式

●  表现出寻找完美解决方案的趋势

●  用模棱两可的话隐瞒真相

●  不恰当地诉诸公众意见

●  诉诸可疑权威

●  诉诸情感

●  攻击稻草人

  呈现虚假的两难情形

  通过恶语中伤来解释

  将注意力从论题上转移开

  通过光环效应来让读者分神

  循环论证

  介绍另一个话题来转移注意力

 

请找出以下练习文章推理中存在的谬误。


卫生局局长超越他自己的职位权限,建议从三年级开始就要开展明确的性教育。很显然他又是一个席卷全国的艾滋病严重焦虑的受害者。不幸的是,他的深受媒体宣传影响的宣言给那些支持明确性教育的人打了一针强心剂,哪怕对全国儿童造成损害也在所不惜。


性行为一直是局限在家庭小圈子里的隐秘话题,直到最近性教育才被强加给儿童。卫生局局长的建议将家庭的作用完全取消。本应该是父母对其子女解释性爱行为,而且采用的方式大家都不用觉得尴尬。没有家庭介入的性教育完全剥夺了价值观和任何意义上的道德观,因此应该加以阻止才对。多年来,家庭都承担了性教育的责任,而这才是性教育本应采取的方式。

 

提示


结论:性教育不应在学校开展。


理由:(1)卫生局长的报告体现了过度恐慌。

   (2)卫生局长受到艾滋病恐慌和媒体渲染的影响。

   (3)报告完全排除了家庭的作用。

   (4)性教育是父母的工作,这是自古以来的方式,今后也应该保持下去。


作者论证一开始就攻击卫生局长而不是驳斥论题。他断言此建议是艾滋病恐慌的一个连带产品,而不是经过深入研究得出来的。他暗示卫生局长发表报告是为了呼应媒体上的热点问题,削弱了他的可信度和品格,因此是人身攻击。


第二条理由是稻草人谬误,因为它暗示性教育的目标就是包揽儿童性教育的一切。


他的第三条理由混淆了“是什么”和“该是什么”,因此是一厢情愿谬误(wishful thinking fallacy)的一个例子。性教育应该由父母承担和决定并不意味着父母会提供这些教育。


第四个理由体现了虚假的两难选择—要么把性教育开除出学校课堂,要么面临道德滑坡和价值观缺失的一代儿童。但是有没有可能即使性教育在家中进行也照样会有道德滑坡的一代儿童?难道学校和家庭联手在性教育上各司其责就没有任何可能吗?教育培养出的儿童做好准备在生活中正确对待性问题,难道不比有道德缺陷的少年犯好?


好书共读-进阶.jpg
06

今天你读书了吗?

今天阅读后你收获了什么?

又想要有怎样的进步?

建议将自己的阅读心得分享至下方【随笔区】

想要提高看书效率?

加入我们,成为好书共读进阶成员。

每周分享一份思考后写下的200字读书笔记

坚持必有进步,期待遇见更好的你。


The more you read, the more chance


 

本期主播:蓝色百合


TIM图片20170803152448.jpg


培养有情怀的人,让知识拥有生命的温度!


个人简介:躬耕教育园地29载的特级教师

个人微信:lily

37
学会提问(原书第10版)
作者:(美)尼尔·布朗//斯图尔特·基利|译者:吴礼敬
热门随笔
show pop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