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的影响力
2016-12-12 20:00:00
今日领读要点:尽管只靠孤立数据容易做出愚蠢的决定,可现代生活的节奏又要求我们频繁使用这一捷径。 倘若顺从从业者公平地你用我们的捷径响应方式,我们就不应该把他们看成是敌人,事实上,他们是我们的盟友,有了他们,我们就能更方便地开展高效率、高适应度的生意往来。只有那些通过弄虚作假或歪曲证据误导我们快捷响应的人才是正确还击目标。 我们要采取一切合理的方法——抵制、威胁、对峙、谴责、抗议来报复以刺激我们的捷径反应为目的的虚假信号。
即时的影响力
15:29

好书共读10.gif


亲爱的好书共读栏目书友们,很高兴又与大家见面了!

昨天我们为大家解读了稀缺原理。

下面开始今天的共读:即时的影响力

本次推荐阅读时间:30分钟左右,从第279页到第286页

 




20世纪60年代,有一个叫乔·派恩的人在加州创办了一个电视脱口秀节目。这个节目别具一格的的地方,在于派恩总是用刻薄又挑衅的态度对待嘉宾,绝大多数嘉宾都是渴望曝光的娱乐界人士、尚未出名的新星,以及一些政治或社会团体的代表。他采用这种粗暴无礼的方法,是为了故意制造冲突、让来宾和他争论,使他们在惊慌失措之中承认自己过去做过的尴尬事。总而言之,就是要让他们出丑。往往来宾还没坐稳,派恩就开始对他们的信仰、才能或外表冷嘲热讽。有人说派恩的主持风格之所以这么尖酸刻薄,部分原因是因为他曾经截过肢,因此对生活心怀不满。而另一些人却不同意这种看法,他们说派恩的天性就是如此。

 

有一天晚上,摇滚歌手弗兰克·扎帕到这个节目做客。在20世纪60年代,男人留长发还是一件很罕见的事,因此常常会引起人们的争议。当扎帕被介绍给观众之后,刚刚坐下来,下面这段话就开始了:

 

派恩:我猜,你的头发那么长,肯定是一个女人。

 

扎帕:我猜,你有条木头腿,肯定是一张桌子。

 

 

自动反应


派恩和扎帕之间的唇枪舌剑不但是我最喜欢的即兴发挥的对话,而且也道出了本书的主题:很多时候,当我们对某个人或某件事做出判断的时候,我们并没有考虑到所有相关的信息,而只是考虑了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一条。虽说这条孤立的信息经常能够给我们提出正确的指导,但有时候也会使我们犯下很愚蠢的错误。当这些错误被其他一些聪明人所利用时,我们不但会出尽洋相,而且还要吞下自己种下的苦果。

 

另外,还有一个主题也自始至终地贯穿于本书之中:尽管依赖一条孤立的信息很容易让我们做出愚蠢的决策,但是忙碌的现代生活却迫使我们要走这种捷径。在第1章中,我们把走捷径与低等动物的自动反应方式做了比较。在低等动物身上,一系列复杂的行为可以被一个特征——“叽叽”的叫声,或一组特定的发光序列所启动。这些低等动物之所以会依赖环境中一些孤立的信息特征,是因为它们的思维能力有限。理解和处理环境中所有相关的信息对它们小小的大脑来说实在是太复杂了,所以它们进化得对信息的某些方面特别敏感。由于这些方面的信息的确能够提示它们做出正确的反应,并且这种系统在大多数情况下都是非常有效的。

 

我们人类的大脑当然要比雌火鸡及其他动物的大得多,机能也复杂得多,我们考虑多种相关因素并据此做出决策的能力是其他动物无法比拟的。但是,我们的思维能力也有它的极限。而且为了提高效率,有时候我们也必须放弃耗时的、复杂的、全局的决策方式、而采取更自动、更原始、更单一的反应方式。例如,在决定是否答应某人的要求时,我们常常只根据相关信息中的某一条做出决定。在前几章中,我们已经探讨过促使我们做出顺从决策的几个最常见的单一信息。这些信息之所以被广为使用,就是因为它们非常可靠,正常情况下都可以引导我们做出正确的决策,这就是我们在决策时频繁地、机械地运用互惠、承诺和一致、社会认同、喜好、权威以及短缺原理的原因。

 

当我们没有心情、时间、精力或信息来源对现状进行全面分析的时候,我们更可能使用这些孤立的提示。也就是说,在匆忙之中、压力之下或无所适从之际,在无所谓、分心或疲劳的时候,我们往往会不太关注我们所得到的信息。当在这种情况下做决策,我们常常采种原始的、必须依赖一项可靠证据来做出判断的方法。这让我们得出了一个让人不安的结论:由于我们这个物种拥有其他动物无法比拟的复杂的思维能力,我们建立了一个结构如此复杂、节奏如此迅速、信息如此丰富的世界,以至于我们不得不越来越多地采用动物的反应方式来应对自己的生活。

 

英国经济学家、政治思想家、科学家穆勒死于100多年以前。他的去世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历史事件,因为据说他是世界上最后一个知道当时人类所有知识的人。可如今,我们当中要是有人能够知道人类所有知识的这种想法都是荒谬可笑的。经过长时间的缓慢积累,人类的知识已经像滚雪球似的进入了一个以惯性驱动的成倍增长的时代。在我们今天生活的世界里,大部分知识出现的时间不到15年。而在某些科学领域,比如说物理界,知识总量据说每8年就翻一倍。而且,科技信息的爆炸不仅仅局限于像分子生物学或量子物理学这种很深奥的学科,也包括与我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领域,如健康、儿童发育、营养学等。此外,这种快速的增长还会继续下去。因为那些尚在人世的科学家们,有90%的人如今仍在工作着。

 

除了科技飞速发展以外,和日常生活有关事物也在迅速地变化着。在托夫勒所著的《未来的冲击》一书中,提供了现代生活变化速度空前的证据:我们更多更快地外出旅游;我们更经常地搬家,房子也更频繁地更新换代;我们接触更多的人,但和他们保持更短暂的关系。在超市、车行和购物中心,我们要在去年还没有听说过、而且很有可能明年就会过时或被遗忘的式样和商品中做出选择。

 

1972年,《经济学家》杂志的一位编辑麦克雷,对未来做了这样的预测:

 

我们将会进入一个新的时代。在这个时代里,任何人,只需要坐在实验室、办公室、公共图书馆或家里的计算机终端前,就能接入一个大规模的数据,在难以想象的信息海洋里游弋。而计算机的专注力和计算能力,甚至比爱因斯坦这样的大脑还要强上几万倍。

 

仅仅10年之后,麦克雷所预言的时代就到来了,《时代》杂志提名一台个人电脑参选当年的“年度风云人物”。《时代》杂志的编辑引用消费者疯狂抢购个人电脑的事实来为自己的选择辩护,他们说“美国,或者看得更远一点,整个世界,都将和以前完全不同。”今天,麦克雷的预言正在变成现实,成千上万普普通通的“笨蛋们”正坐在计算机前,展示并分析着足以让爱因斯坦手足无措的数据。

 


捷径应受尊重


因为技术进步的速度比我们进化的速度更快,我们天生的处理信息的能力在应对现代生活的变化、选择以及其他挑战时很可能会越来越力不从心。我们越来越经常地发现,自己落入了与低等动物相同的境地——外部世界的错综复杂已经超出了我们的脑力可以应付的程度。后果是:当我们做决定的时候,无法对整个局势进行周密的分析,因而便越来越多地把注意力集中到一些通常比较可靠的单一的特征上。

 

当这个单一特征确实很可靠时,只将注意力放在这个特别的信息上并自动做出反应的做法本身并没错。但是,当这些通常可靠的信息由于某种原因而变得不那么可靠时,就会使我们采取错误的行动、做出错误的决定。正如我们前面所看到的,那些唯利是图的人就会引发这种情况。为了从我们毫不在意的机械反应中获利,他们常常会耍一些小小的花招来蒙骗我们。

 

面对这种对我们的捷径系统发起的猛烈进攻,我们应该怎么办呢?我觉得仅仅逃避是不够的,我们应该发起有利的反击。但是有一个重要的条件,那些公平地利用我们走捷径的愿望的人不应该被看做是我们的敌人。恰恰相反,在一个高效运转和有较强适应性的交易过程中,这些人都我们的盟友。我们反击的对象应该是那些歪曲、篡改、伪造信息以引诱我们自然而然地去走捷径并从我们这种行为中获利的人。

 

让我们举一个最常见的例子。根据社会认同原理,我们常常决定去做那些与我们相似的人所做的事情。这是很有道理的。因为,在大多数情况下,一个得到大家认同的行为都是实用的,正确的。因此,如果一个广告商根据真实可靠的统计数字,告诉我们某个品牌的牙膏卖得最好或销的最快,便给我们提供了颇有价值、关于商品质量的证据,同时也为我们喜爱这种商品提供了可能性。假如我们正想买一支好牙膏,就可以依赖这条信息,也就是商品受消费者欢迎的程度,来做出购买决定。与此同时,我们也可以节省很多精力来应付生活中铺天盖地的其他信息,做出明智的决定和选择。在这种情况下,这个广告商就不是我们的敌人,而是我们的合作伙伴。

 

但是,当一个让人顺从的行家用伪造的认同来启动我们走捷径的反应时,性质就完全不同了。比如说,一个广告商导演了一系列的“即兴采访”,让一些演员假装普通市民来称赞某种商品,以造成某个品牌的牙膏很受欢迎的假象,这个广告商就成了我们的敌人。当某种商品受欢迎的证据是伪造的时候,我们、我们基于社会认同原理的捷径、以及社会认同原理本身,全都被利用了。

 

我并不认为自己是个天性好斗的人,但我却积极提倡这种激烈的对抗行为,因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我已经向这些利用我们的人开火了。我希望每一个人都能加入我的行列。但是,我们应该意识到,他们想赚钱的愿望不应该成为我们产生敌意的原因,因为每一个人多多少少都有同样的愿望。他们真正的过错,即我们不能容忍的地方,就是他们赚钱的方法威胁到我们走捷径的可靠性。随着生活步调的加快,这些经验和捷径显得越来越重要。因此,当我们看到有人为了自己的私利而践踏这些规则时,就应该义愤填膺地对他们进行反击和声讨。

 

《影响力》一书到今天为止已经带领大家共读结束了。

明天我们将带领大家领略东野圭吾笔下最悲恸的守望《白夜行》,敬请期待!

从12月1日起,添加小书微信,回复暗号:共读/写金句

好书共读客服二维码2.jpg

与3600万书友一同在“共读好书,手写金句”的道路上前行

阅读不孤独,每天进步一点。

我们明天见,晚安!

309
影响力(经典版)
作者:(美)罗伯特·西奥迪尼|译者:闾佳
热门随笔
show pop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