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该是你的最爱,夫妻关系才是家庭的核心
2017-06-22 20:00:00
今日领读要点:爱与分离,是生命中两个永恒的主题。健康的家庭,充盈着爱,也懂得分离。
孩子不该是你的最爱,夫妻关系才是家庭的核心
13:11

2.gif


亲爱的好书共读栏目书友们,很高兴遇见你。

昨天我们了解了亲密关系的一个重要价值就在于交流并相互理解和接受彼此的感受。

下面开始今天的共读:《夫妻关系是家庭的核心》的第45节。

本次推荐阅读时间为20分钟左右,覆盖原书的第51页到第57页。




孩子不该是你的最爱,夫妻关系才是家庭的核心

 

1


爱与分离,是生命中两个永恒的主题。健康的家庭,充盈着爱,也懂得分离。

 

健康家庭的父母,深爱孩子,将他养大,不是为了自己分享这一结果,不是为了永远与孩子粘在一起,而是要将他推出家门,推到一个更宽广的世界,让他去过独立而自主的生活。

而他,则势必会找一个伴侣,也会有自己的孩子。

 

等他的孩子长大后,他也会向父母学习,把他的孩子推向更宽广的世界。

 

爱,就在这样的循环中不断地传递,从我们的原生家庭传递到我们的新生家庭。

 

家庭是传递爱的载体,从父母传给孩子,再由孩子向下传递。不过,家庭中居第一位的,不应是亲子关系,而是夫妻关系。对此,国内知名的心理学家曾奇峰形容说,夫妻关系是“家庭的定海神针”,在有公婆、夫妻和孩子的“三世同堂”的家庭中,如果夫妻关系是家庭核心,拥有第一发言权,那么这个家庭就会稳如磐石。

 

相反,如果亲子关系(包括公婆与丈夫、丈夫与孩子、妻子与孩子)凌驾于夫妻关系之上,就会产生最常见的两个问题:


1. 糟糕的婆媳关系;

2.严重的恋子情结。

 

2


前不久,我在北京大学心理系的一个研究生同学路过广州。他两个月前刚结婚,我祝福他,话题也很快转移到了婆媳关系上。同样,他也遇到了这方面的麻烦。他在老家举行了婚礼,之后在家里待了数天,他妈妈和他妻子数次发生争执,起因都是很小很小的事情。

 

但心理学不是白学的,他明白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妻子认为我最爱她,而妈妈也一直把我当成她生命中最重要的人,现在当然受不了。于是,两人免不了要战争,谁胜了,我就是战利品。”

 

当然他不会让战争继续下去,方法是玩“失踪”。他会对妈妈和妻子说,你们就好好吵吧,我出去一会儿。“她们的目标是我,我一走了,她们当然就吵不下去了。”他说。

 

他知道吵架的主要动力来自妈妈。他妈妈是比较强势的那种,因丈夫比较老实,一直对丈夫不太满意,于是将主要情感倾注在儿子身上,难以割舍儿子走出家门,最终不免吃起儿媳妇的醋来。从小到大,他一直是妈妈的心头肉,“对妈妈来说,我绝对比爸爸重要。”

 

这种被妈妈重视的感觉曾让他很自得,但等慢慢长大后,他发现这成了一种压力。譬如,妈妈不愿意与他分离,考大学的时候,妈妈做了很多工作,要他一定不要去外地读书,他先同意了,但最后报志愿的时候,却一狠心报了外地的一所大学。

 

 “当时并不知道是为什么,只是隐隐约约觉得,一定要去外地。”他说。

 

木已成舟,他妈妈也只好认了,但要求他经常给家——其实是给她——打电话。现在,他已经在北京买房子,妈妈也多次要求和他一起住。“我坚决不同意,但我会很温柔地劝妈妈。”

 

 “夫妻关系是家庭中的No.1,这是家庭中的‘第一定律’,我现在是真正明白了这一点。”他说,“如果一开始,妈妈爱爸爸胜过爱我。那么,她就不会那么离不开我,也不会现在和我老婆过不去。”


3

 

我们再看看另一个案例,笔者一个朋友阿冲,在有了小孩后,把妈妈接过来带小孩,但不料本来尚可的婆媳关系却迅速恶化。阿冲向我描述冲突的具体情形时,显然他、太太和妈妈的关系,有很强的“三角恋”意味。

譬如,当阿冲和太太去小区花园散步时,妈妈一定要求一起去。一次两次就罢了,但次次都如此,自从婆婆入住后,阿冲和太太就再也没有单独散步的机会了。

 

再如,看电视的时候,如果看到媳妇和阿冲一起坐在沙发上,他妈妈也会坐过来,并且必然是阿冲坐中间,太太和妈妈坐两边。

 

除了这些特殊情况外,阿冲家也有一般的糟糕的婆媳关系的普遍问题,譬如经常为鸡毛蒜皮的小事吵个不停。每当这个时候,阿冲就觉得特别难办,一边是最亲的太太,一边是最敬的妈妈,他夹在中间左右为难。

 

原来,阿冲的家乡非常传统,男尊女卑的情况很严重。妈妈嫁到他家后,是一大家子住在一起。从地位上讲,一直是最卑微的,丈夫敬父母,远胜过敬她。大家倒对她很客气,不会欺负她,但都不够重视她,她一直觉得自己非常孤独。她对阿冲说,直到有了他以后,她才不再觉得孤单,并觉得自己有了继续活下去的劲头。后来,她的小家庭从大家庭中脱离出来,开始单独生活,丈夫从此以后对她越来越好,但她想起当年受的很多委屈,对丈夫很是怨恨,两人的关系一直没有得到改善,她心目中最重要的,一直还是儿子。

 

谈到最后,阿冲问我:“有什么办法可以改善她们两人的关系?”

 

 “改善她们两人的关系,而不是你们三个人的关系?”我反问他。

 

 “你的意思是……”阿冲沉思道。

 

我解释说,绝大多数婆媳关系的核心不是婆媳关系,而正是那个被夹在中间的儿子和丈夫。这个夹在中间的人,总想着要么妻子对老人家敬一些,要么婆婆对媳妇疼一些,然后问题就OK了。但他却很少想,解决问题的关键,就在他自己的身上。要想很好地处理婆媳关系,这个人必须承担起责任来,努力去协调这个三角关系。并且,绝对没有灵丹妙药,也没有那种一点就灵、一说就通的绝招,必须用头脑和智慧去解决这个难题。


4

 

这两个案例,都违反了健康家庭的第一定律——夫妻关系,才是家中的No.1

 

如果一个男人懂得这条规律,他就会明白,在他的原生家庭,他的父母是最重要的,他们最有发言权,但在他的新家庭,他和妻子才是最重要的,他的父母不该有太多的发言权。他不懂得这一点,听任父母在他的新家庭为所欲为,像生孩子、装修房子等事情,他都遵照父母的旨意,而不是和妻子好好协商,这不可能给妻子家的感觉。

 

那个同学的妈妈,她主动背离了这个规律,因为对丈夫的能力不满,于是把儿子当成了她心目中最割舍不下的人。但是,儿子终究有一天要离开她,要去过属于他自己的生活。对她来讲,这意味着要失去最重要的心理寄托,她当然会难以忍受,于是,她又忍不住想干涉儿子的新家庭,让儿子和儿媳的关系退居第二,而她与儿子的关系仍然是No.1

 

阿冲的妈妈,是被迫背离了这个规律。既然丈夫重视父母胜过重视她,既然她在丈夫的大家庭总是被忽视,那么她难免要从其他渠道找她的最爱,而作为妈妈,儿子当然是她天然可以选择的第一人选。但这是不长久的,儿子终究要建立自己的小家庭,她终究要失去自己的最爱。她无法忍受,于是才做出了那些不合情理的古怪举动。

 

不让儿子和儿媳单独散步,远不是最古怪的。几年前,《重庆晨报》报道过一个更古怪的事情,当儿子的新婚夜,母亲几次闯进洞房,最后儿子和儿媳只好陪着她干坐到凌晨3时。这种古怪的关系持续10年后,儿媳提出离婚,儿子则跑到报社诉苦。

 

要想营造一个健康的家庭系统,必须将夫妻关系置于家庭中最重要的位置。

 

不过,我们的文化传统的确有这样的倾向:重亲子关系而不重夫妻关系。就仿佛是,夫妻关系只是完成传宗接代的工具,只是给长辈和晚辈服务的载体。

 

但是,不管你多么敬爱父母,你终究要离开他们,去过你自己的生活。不管你多么爱儿女,他们也终究要离开你,去过他们自己的生活。

 

而配偶,才是那个真正陪伴你一生的人。

 

并且,为了父母的健康,我们不要太恋父母的某一方,认为自己与他(她)的关系胜于他们的关系。为了儿女的健康,我们也不要太恋他们,认为自己爱他们胜于爱配偶。因为,最爱的我们都必然是最难割舍。所以,势必要割舍的,不要让它成为最爱。

 

当然,这并不是说,我们要把最多的资源留给配偶。相反,当老人和孩子需要照顾时,我们必须要把更多的资源给他们。但是,我们一定要懂得,配偶才是真正陪伴我们一生的伴侣,才是我们最重要的心理寄托。

 

如果是儿子,就要对自己说,爸爸才是妈妈最爱的人,自己不是;

如果是女儿,就要对自己说,妈妈才是爸爸最爱的人,自己不是;

如果是父亲,就要对女儿说,我爱你,但妈妈才是能陪伴我一生的;

如果是母亲,就要对儿子说,我爱你,但爸爸才是能陪伴我一生的。

 

这才是健康家庭之道。夫妻关系是家中的No.1,这是健康家庭的第一定律。






好书共读进入30天共读计划.gif


今天的共读就到这儿了。

通过本次阅读,你收获了什么?

建议大家将自己的阅读心得分享至【随笔区】
与3600万书友交流心得 碰撞思想,共同进步! 
我们明天见,晚安。


本期主播

颖颖

人美声音甜。

20160618211606_UayGkx.gif


140
为何家会伤人
作者:武志红
热门随笔
show pop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