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对话 | 如何从“心”开始,确定目标?
2018-07-16 20:00:00
今日领读要点:没有一个无赖认为自己是无赖, 自知之明是一种美德。 ——安布罗斯·比尔斯
关键对话 | 如何从“心”开始,确定目标?
16:38

主播  |  昂九

编辑  |  小书

音频.gif

640-190关键对话gif4.gif

「 这 是 好 书 共 读 陪 你 共 读 的 第 59本 书 」

新版好书共读已上线

晚安故事 | 精品领读 | 每日听书

点击上方栏目名称,阅读更多好书




 今日读书日签  

领读日签 (4).jpg


亲爱的好书共读栏目书友们,很高兴遇见你。


昨天我们了解了如何掌握关键对话,生活中到处都是关键时刻,对话高手之所以能脱颖而出,成为有影响力的人,是因为他们有能力避免我们常遇到的“傻瓜式选择”——激烈反对或沉默接受错误决定。


下面开始今天的共读:如何从“心”开始,确定目标?

本次推荐阅读时间为20分钟左右,覆盖原书的第29页到第44页。




没有一个无赖认为自己是无赖,

自知之明是一种美德。


——安布罗斯·比尔斯



4535


留意对话气氛


我们很多人都不具备“双路处理”能力(即同时关注对话内容和对话气氛两方面),当对话风险很高、双方情绪激动的时候更是如此。我们往往深陷于对话内容无法自拔,几乎不可能腾出精力去观察自己和对方会有哪些细微的变化。即使对话中出现的情况让我们大吃一惊,我们最多也只是这样认为:“哎呀,怎么搞的,好好的谈话竟然变成了这样!”我们并不知道关注哪些细节才能继续推动对话,才能带来转机。我们无法看到在对话过程中究竟发生了哪些细微的变化。

那么,在关键对话过程中你应该关注哪些方面呢?要想及时发现问题,你该留意哪些细节呢?

我们认为,你必须关注以下三种因素:对话陷入危机的时刻对方失去安全感的信号(即表现出沉默或暴力倾向)以及你应对压力的方式。下面,我们就来分别进行说明。


学会识别关键对话


首先,当对话从正常讨论变成激烈争执时,你就必须留意了。同样,在和对方展开棘手的对话时,你必须小心翼翼地应对,就好像进入布满地雷的危险地带一样。如若不然,你很可能还没搞清楚发生了什么状况,就陷入一场徒劳无功的游戏。正如我们在前面所说的那样,你和对话偏离得越远,就越难回到正常的轨道,为此付出的代价也就越大。

为了尽早发现问题,你应当调整自己的思路,注意那些标志关键对话的信号。例如,面对关键对话时,有些人会出现生理信号,如胃部不适、双眼发干等。你可以想想看,当对话陷入危机时你的身体会有什么反应。在生理反应方面,每个人的表现都不太一样,你会是哪种反应呢?不管是哪种情况,你都应当将其视为危险信号,命令自己暂时后退、放慢节奏,在重新掌控局面之前认真审视自我。

有些人善于关注自己的情绪反应,随后才会留意生理上的变化。他们会感到害怕、受伤或愤怒,然后努力做出反应或是抑制这些感受。这些情绪也是很好的指示器,能告诉你什么时候该后退、放慢节奏,让大脑回归理性思考。

还有些人善于关注行为方式的细微变化。对他们来说,这些变化更像是一种体外感受。他们会发现自己提高嗓门,对别人指手画脚,或是变得非常安静。只有当意识到这些信号时,他们才认识到自己的感受发生了变化。

想想看,在面对困难重重的对话时,哪些信号会帮助你意识到大脑的思维功能正在短路,你正在陷入远离健康对话的危险泥潭?


学会关注安全问题的信号


当对话陷入危机时,如果你能及时发现相关信号,摆脱对对话内容无休止的争论,你就可以同时关注对话的两个方面了。那么我们具体应该关注什么呢?对对话高手来说,他们时刻警惕的是安全问题。他们当然关注对话内容,这是必然前提,此外还关注人们感到害怕的细微信号。当朋友、家人或同事退出健康对话模式(双方可自由交换观点)时,他们要么会强迫对方接受自己的观点,要么会故意隐瞒自己的真实想法,对话高手马上会注意到对方是否失去了安全感。

只有在安全的对话气氛中,你才可以畅所欲言。这就是对话高手总是密切关注安全问题的原因。顾名思义,对话需要双方实现观点的自由交流。对对话机制来说,阻止观点交流的最大元凶莫过于恐惧感了。当你担心对方拒绝接受你的看法时,你便会表现得非常强势,迫使他们接受自己。当你担心说出真实看法会受到某种伤害时,你便会犹豫畏缩、隐瞒内心。显然,无论是对抗还是逃避,这些反应全都是由恐惧感催生的。与此相反,只要在对话中营造出足够安全的气氛,你可以随心所欲地讨论任何问题,对方会全神贯注地聆听你的看法。同样,如果不怕受到攻击或羞辱,你可以坦诚接受对方的任何观点而不会产生抵触情绪。

这是一个非常特别的观点,值得大家认真思考。我们想说的是,其实人们不会因为你表达的内容感到气愤,他们表现出抵触情绪是因为在对话中失去了安全感。因此,问题的关键并不在于对话内容本身,而在于对话的方式和气氛。如前所述,我们在很小的时候就已经得出这样的人生结论,说实话和顾面子就像熊掌和鱼不可兼得。实际上,这种结论背后隐藏的逻辑是,有些信息是根本不能和某些人共享的。随着我们慢慢长大,这些无法共享的信息变得越来越多,直到有一天我们突然发现自己总是无法顺利展开关键对话。如果我们在这里提出的假设是正确的,那么问题的关键并不在于信息本身,而是在于我们无法帮助他人建立安全接受信息的对话气氛。如果能发现对方什么时候失去安全感,你就能采取行动做出补救。为此,我们要面对的第一个挑战是观察对方的安全感是否出现危机。

当对话缺乏安全气氛时,你就会被蒙蔽双眼,像无头苍蝇一样乱飞乱撞。留心关注安全问题,你不但能意识到对话会在什么情况下陷入危机,而且能调动自己的大脑解决问题。如前所述,当我们出现激烈情绪时,重要的大脑机能会停止工作,体内的化学激素会迫使你做出逃跑准备,就连你的视野范围也会变得非常狭隘。实际上,你感到受到严重威胁时,除了自我防御之外顾不了其他。

通过降低对对话内容的关注,强调对安全气氛的观察,你可以重启大脑的思维功能,拓宽自己的视野范围。如前所述,当你命令大脑去思考新的问题时(警惕安全出现危机的信号),你的思维功能便会重新开始运转。当理性思维中心保持活跃状态时,你不会再像白痴一样犯错,而是很有可能顺利完成关键对话。

注意,不要让安全问题把你引入歧途。我们必须提出一个警告,当对方感到失去安全感时,他们会表现出令人气恼的举动。这时,你应当这样考虑问题:“哦,原来他们感到对话气氛不够安全,看来我要想办法提高他们的安全感才行。”这才是正确的思维方式。然而不幸的是,由于对方失去了安全感,他们往往会取笑、羞辱你或是对你大喊大叫。这些进攻性的举动让你很难冷静面对,很难做出正确的思考。因此,很多人在面对这种情况时都不会把对方的威胁视为缺乏安全感的信号,而是头脑简单地决定和他们对着干,决定以眼还眼以牙还牙。这时,你的脑子里想的只有一件事:“对方在攻击我!”然后,你那供血不足的大脑就开始短路,开始做出战斗或逃跑的准备了。显然,无论做出哪种“傻瓜式选择”,你都失去了“双路处理”的能力和重建安全气氛的能力。换句话说,此时的你实际上已经成了为自己制造麻烦的元凶。


沉默和暴力


当人们感到失去安全感时,他们往往朝向以下两种错误做法的方向走去。他们要么陷入沉默(拒绝进行观点交流),要么诉诸言语暴力(试图强迫对方接受其观点)。

1

沉 默


沉默包括所有有意拒绝观点交流的行为,几乎从来都是逃避潜在问题的方式,总是会限制观点在对话中的交流。其表现方式有很多,从玩文字游戏到对对方不理不睬都在此列。最常见的三种沉默形式是掩饰逃避退缩

 ●  掩饰是指对问题轻描淡写或有选择地表达观点。冷嘲热讽、甜言蜜语和字斟句酌是掩饰做法的常见形式。

 ●  逃避是指完全避开敏感话题的行为。我们虽然表面上在对话,但总是避重就轻,从不涉及真正重要的问题。

 ●  退缩是指彻底退出对话机制。我们不是退出对话,就是离开房间。

2

言语暴力

暴力包括所有试图迫使、控制或强迫对方接受自己观点的言语行为。这种做法的特征是人们把自己的信息强行加入到信息库中,因此也会破坏对话的安全气氛。表现形式从口出秽言、自顾自说到恫吓威胁,不一而足,其中控制贴标签攻击是最常见的三种形式。

 ●  控制是指胁迫对方按照你的思路考虑问题,表现方式有两种,要么强迫对方接受你的观点,要么在对话中搞一言堂。具体做法包括经常打断对方讲话,过度强调自己的观点,大量使用绝对性字眼,经常改变话题以及使用指令性问题控制对话过程。

●  贴标签是指给某些人或某些观点加上标签,把它们视为具有某种特征的一类人或物。

 ●  攻击便无须解释了,指的就是字面含义。我们往往会希望战胜对方,进而发展到希望为对方制造痛苦。具体行为包括贬低和威胁对方。


学会关注压力应对方式


当你的大脑处于“双路处理”模式时,或许最难密切关注的因素是你自己的行为,而不是对方的表现。在和他人陷入激烈争论时,大部分人都很难摆脱话题的牵引。这时,对方采用的各种策略便会为你带来问题。因此,你必须对他们的行为高度警惕。正是在这种情况下,你便放松了对自身行为的密切关注,这一点很容易理解。再说,要密切关注自己也不容易做到,毕竟你又不能跳出自己的身体客观地观察自我,谁让我们的眼睛无法审视自己呢?

《关键对话》原书中附有“压力应对方式测试”及评估分析,点击图片,获取原书。

关键对话1.jpg

共读时间:7月13日——7月22日


小结——注意观察

在关键对话过程中,人们很难准确地意识到会发生什么情况,很难了解出现这些情况的原因。当对话变得充满压力时,我们的做法往往会适得其反,下意识地表现出长期形成的不正确的压力应对方式。


 注意观察 

要想打破这种错误行为的怪圈,你应当学会注意观察以下内容。

● 观察对话内容和对话气氛。

● 观察对话在哪些情况下会变得难以处理。

● 观察安全问题。

● 观察对方是否进入沉默或暴力应对的状态。

● 观察你的错误应对方式会在什么情况下出现。


wode

文首-文末-每晚八点伴你共读.jpg

觉得文章有益

不妨点赞鼓励

也可分享给身边的书友

点击此处,免费读书.jpg

本期主播


我们一无所有,唯不能失去自由。

个人微信:leontalk9


- 04 -

今天你读书了吗?

今天阅读后你收获了什么?

又想要有怎样的进步?

建议将自己的阅读心得分享至下方【随笔区】



想要提高看书效率?

加入我们,成为好书共读进阶成员。

每周分享思考后写下的200字读书笔记

坚持必有进步,期待遇见更好的你。

好书共读-进阶.jpg

未标题-1.jpg


8
关键对话(如何高效能沟通原书第2版珍藏版)
作者:(美)科里·帕特森//约瑟夫·格雷尼//罗恩·麦克米兰//艾尔·史威茨勒|译者:毕崇毅
热门随笔
show pop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