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词话 | 历代词评之二——评李煜、冯延巳
2018-06-03 20:00:00
今日领读要点:赤子之心,就是童心。
人间词话 | 历代词评之二——评李煜、冯延巳
19:00

编辑  |  小书

播  |  沈小树

音频.gif


「 这 是 好 书 共 读 陪 你 共 读 的 第 56本 书 」


新版好书共读已上线

晚安故事 | 精品领读 | 每日听书

每晚20点,伴你共读好书

别忘了在随笔区写下读书心得哦



在《人间词话》一书中,王国维评价了晚唐五代以来各大词人,上一节中,我们解读了他对温庭筠、韦庄、李璟、周邦彦等词人的评价,领略了这些词人词作的风采和特点。

下面开始今天的共读:历代词评之二——评李煜、冯延巳等。

本次推荐阅读时间为20分钟左右,包括原书上篇十五则至第二十一则,覆盖原书的第43页到第67页。

上篇第十五则  后主之情调


词至李后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遂变伶工之词而为士大夫之词。周介存置诸温、韦之下,可为颠倒黑白矣。“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金荃》、《浣花》能有此气象耶?


王国维认为词到李后主的手中才真正变得灵性起来,真情实感,却毫不虚伪,感慨深切。词本是乐工们弹唱的曲子,李后主写词,却是将只具娱乐性质的词变成了士大夫文人抒情达意的文体。可以说后主为北宋词繁荣时代的到来奠定了基础。


王国维在此节的最后一处说到李后主的词,其中的两句,“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落花流水春去也,天上人间。”这两句词的气象是《金荃》、《浣花》望尘莫及的。《金荃》乃是温庭筠(字飞卿)的词集,也做《金荃集》。《浣花》是韦庄(字端己)的词集,也叫《浣花集》。


值得注意的是,王国维此时又提出了用“气象”这个标准来评判词。“气象”用“境界”来解释的话,也就是境界雄阔、宏大、浑茫。也就是说,李后主的词已经和温韦的词大不一样了。如果说温词和韦词还是局限于花间词的写法,也就是一直局限在伶工乐人的唱词艳曲之中,哪怕韦词和冯词后来的意境也逐渐凸现,仍然不及李后主的发自身心的词。


上篇第十六则  难为赤子心


词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故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是后主为人君所短处,亦即为词人所长处。


这感动着世人的后主之词,他所有的词,王国维认为都饱含着一颗赤子之心。


赤子之心,就是童心。


李煜作为国君,本是一切权力利益的中心,应该熟知权术,但由于他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涉世不深,正是因为这样的成长环境,才使李煜没有被世俗所熏染,能够在词中尽显自己性情中的纯真华美。


上篇第十七则  后主性情真


客观之诗人,不可不多阅世。阅世愈深,则材料愈丰富,愈变化,《水浒》、《红楼梦》之作者是也。主观之诗人,不必多阅世。阅世愈浅,则性情愈真,李后主是也。


这则文字是说:《水浒传》和《红楼梦》的作者是客观诗人的代表,阅世颇深,世间人情世故的材料收集丰富,方成其大作。而主观诗人就不同了,大可不必涉世过深,更不必经受过多世事,阅世愈浅,在性情上就越真,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就是李后主。


客观诗人是以描写社会现实为主的,而主观诗人是以抒发主体自身情感为主的。


所谓的阅世之深是深谙世间的人情世故,当然一个人经历越丰富,对一个人的阅世也是有影响的,但是不等于一个人经历了人间荣辱贵贱,就说这个人就是一个阅世很深,深深懂得“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的境界了。那么李后主就是这样的一个代表,为什么王国维要一再地强调词人“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呢?那是因为这样的成长环境对于他的单纯性格有着很深的影响,正是因为没有接触社会,所以他的帝业一击即溃,正是因为他涉世不深,即便是成为他朝之囚臣,也还是在词中毫不避讳地倾吐自己的真情实感,他的词真,在他亡国之后的词,情感更真。正是因为涉世不深,成为他朝囚徒之后的字字血言、情真意切,那句“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被赵光义读后,觉得他还在怀念过去的国君生活,赐他毒酒一杯。也就是在词中表达的情感毫不掩饰,才为他招来了杀身之。


祸啊。所以,“阅世愈浅”是指李后主尽管经历了人世的变幻,却还是保持着一颗真挚的心,丝毫不被这样的世事变幻改变了自己的性情。所以,主观诗人越是涉世不深,阅世愈浅,客观世界没有破坏他的至情至性,那么对于自己主观之表达越是纯真。


上篇第十八则  爱以血书者


尼采谓:“一切文学,余爱以血书者。”后主之词,真所谓以血书者也。宋道君皇帝《燕山亭》词亦略似之。然道君不过自道生世之感,后主则俨有释迦、基督担荷人类罪恶之意,其大小固不同矣。


赵佶和李煜,同是亡国之君,《燕山亭》和《虞美人》同是绝命之词。然而,两词的境界却是大不一样。


王国维认为只有李后主的词才是真正的泣血之作,而同是亡国之君命运的赵佶的词,不过是感叹自身命运的悲苦之词,达不到李煜的境界。李后主的词,不仅仅是以血书言,王国维还认为,此人的词还达到了释迦、基督的高度,他的词中关注的不再是个人的疾苦,而是天下苍生所有的苦楚。在自己的词中,李煜把自己变成了一个终生受难自己承受的对象,年少之时的便尝人间之欢,中年之后才能透彻人间之悲。之后,才能大彻大悟,不再仅仅局限于自身的患难,而是退到了众生的角度,感叹世事变幻,人间无常,众生皆苦。这也是血的经历写成的血写之书。


上篇第十九则  开北宋风气


冯正中词虽不失五代风格而堂庑特大,开北宋一代风气。与中、后二主词皆在《花间》范围之外,宜《花间集》中不登其只字也。


《花间集》为五代后蜀赵崇祚编,收录晚唐、五代词人温庭筠、皇甫松、韦庄等十八家词四百九十八首,无冯延巳及李璟、李煜词。


王国维认为,正是因为冯延巳的词中已经渐渐消减了艳丽之气,所以才开了北宋之词的意境,境界宏大,气势恢宏。


花间词出现得比较早,是唐五代的作品,也就是最开始写词的时候,那个时候的词更多的还是歌伶们演唱的曲目,所以艳丽之气非常浓重。在冯延巳的作品中,已经渐渐在浓丽中略见俊朗高远的句子。正是因为冯词与之后的李璟、李煜的词,在词的风格中,都去除了那些艳丽之气,而有了清新爽朗之感,也才有了不将这三人之词,加入《花间集》的原因。


上篇第二十则  池边梅自早


正中词除《鹊踏枝》、《菩萨蛮》十数阕最煊赫外,如《醉花间》之“高树鹊衔巢,斜月明寒草”,余谓:韦苏州之“流萤渡高阁”、孟襄阳之“疏雨滴梧桐”,不能过也。


清新爽朗,脱离词最初的艳气。


这样的气质,似乎总是被王国维认同的。


冯延巳《醉花间》中的这两句:“高树鹊衔巢,斜月明寒草。”王国维认为其中的俊朗清爽之气,和韦苏州之“流萤渡高阁”及孟襄阳之“疏雨滴梧桐”,这三句中的清雅风骨是可以媲美的。


王国维在前面就已经说过了,冯词虽说也是常写男女之情,却有一种心灵上的迷茫孤寂之感,往往能够从浓词艳曲中,抽出一丝清丽之气,流露出一股俊朗高远的神韵。


上篇第二十一则  “出”字何人道


欧九《浣溪沙》词:“绿杨楼外出秋千。”晁补之谓:只一“出”字,便后人所不能道。余谓:此本于正中《上行杯》词“柳外秋千出画墙”,但欧语尤工耳。


红杏枝头春意闹。此句仅一“闹”字,便风流自出。

云破月来花弄影。此句仅一“弄”字,便柔情自现。


绿杨楼外出秋千。此句仅一“出”字,便劲健神旺。而这个“出”便是王国维。


此节的重点观照的字眼。


“绿杨楼外出秋千”这句乃是千古绝句。长满了绿杨的阁楼突然飘出了一弯秋千。这一弯秋千却是万种柔情,千般风韵。在这样的春日里,阁楼深处并非寂寞,也有人在赏玩着春色,在秋千上荡得欢畅,给这春天又增添了一丝风情。这秋千恰恰是春色的掩露。


北宋的文学家晁补之谓:只一“出”字,便后人所不能道。就是说欧阳修这首词里的“出”字厉害啊,后人没有能比得上的。


王国维找到冯延巳的《上行杯》,里面也有一句含“出”字的词。


“罗幕遮香,柳外秋千出画墙。” 也是春天即将到来了,似乎这楼阁中的罗幕并没有遮挡住温香软玉般的女子,看着垂柳之下的秋千飞得如此之高,都荡到了这画墙之外了。


“绿杨楼外出秋千”和“柳外秋千出画墙”,这分别来自两首词中的句子,都有一个“出”字,并且意思都是秋千飞得很高。王国维觉得“绿杨楼外出秋千”更工整,是何意思呢?


“绿杨楼外出秋千”这句,我们看到它的动点在“秋千”上,“绿杨”和“楼”是这秋千的背景,动的是秋千,这就叫这只秋千飘荡灵动,好似破空而来,这种劲健之力完全地随着这春意给释放了出来。这样一只飘来荡去自由的秋千,和春天带给人的兴奋是一样的。所以,在词末,欧阳修还说:“人生何处似樽前。”这秋千的气质和整首词都是吻合的。


“柳外秋千出画墙”这句,最后的动点是“画墙”,就是说秋千荡到了画墙上,这样一句话,读起来,觉得有把秋千的动感点死了的感觉。似乎觉得这秋千并没有完全地荡开,并没有自由地飞起来,就停留在画墙上了,也就是好似末尾的画墙将秋千飞荡起来的气势遮蔽了。那么这般的郁结,似乎舒展不开的词句,和冯延巳的性格和词风以及和下文的词句都是一致的。


但冯词比较起欧阳词来,在论意境的灵动和飞跃上面,王国维还是认为欧阳修的来得更精妙。诗词比较中,对这些细微、细致地方的发现,也是王国维读词细于常人、精于常人的地方。





觉得文章有益

不妨点赞鼓励

也可分享给身边的书友



- END -

今天你读书了吗?

今天阅读后你收获了什么?

又想要有怎样的进步?

建议将自己的阅读心得分享至下方【随笔区】



想要提高看书效率?

加入我们,成为好书共读进阶成员。

每周分享思考后写下的200字读书笔记

坚持必有进步,期待遇见更好的你。

好书共读-进阶.jpg


7
人间词话(古典诗词中的美与妙)
作者:王国维|编者:范雅
热门随笔
show pop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