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词话 | 历代词评之五 ——总评历代词人
2018-06-10 20:00:00
今日领读要点: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人间词话 | 历代词评之五 ——总评历代词人
23:17

未标题-1.jpg

编辑  |  小书

播  |  沈小树

音频.gif

10.gif

「 这 是 好 书 共 读 陪 你 共 读 的 第 56本 书 」


新版好书共读已上线

晚安故事 | 精品领读 | 每日听书

别忘了在随笔区写下读书心得哦


亲爱的好书共读栏目书友们。很高兴遇见你。


在上一节中,我们学习了一些王国维先生总结的作词的技巧,比如不可滥用代词,不可滥用典故等,总的来说,还是要有真情实感,不可故弄玄虚,这样才能有一定的境界可言。


下面开始今天的共读:历代词评之五——总评历代词人。

本次推荐阅读时间为20分钟左右,包括原书下篇第十五至十六则、第十九至二十则、第二十二则、第四十则、第四十六则,覆盖原书的第225至230页、第234至236页、第240至241页、第278页、第291页。


下篇第十五则  谁最工长调



"


长调自以周、柳、苏、辛为最工。美成《浪淘沙慢》二词,精壮顿挫,已开北曲之先声。若屯田之《八声甘州》,东坡之《水调歌头》“中秋寄子由”,则伫兴之作,格高千古,不能以常词论也。


"

此则中,王国维特意提到了长调。王国维赞许周、柳、苏、辛四人的长调最为工整。

其中周邦彦的《浪淘沙慢》精壮顿挫,开了北曲之先声。

之后提到柳永的《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开头便是开阔之境,吟读之时是何等的壮美萧楚,潇潇暮雨一洒江天,将清秋洗尽。“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惟有长江水,无语低流。”壮阔之后便是一番轻愁,这番愁恰似万古文人都会有的感叹,感叹时光荏苒,唯一能安慰自己的便是这无语低流之长江。

《八声甘州》的下阕太失意,比不上上阕的风度气魄,上阕气魄轩昂,落落低回,叫人吟之壮怀胸壑,一思泪流。

而苏轼的《水调歌头》一扫悲怀婉转,只是温柔以待。醉酒通宵,心最柔时, 情才真时。“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上阕同样是感叹时光,却是如神仙般的飘飘然,这人间已然是仙境了。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下阕的辗转回首,这人生之悲欢离合,恰如这月的阴晴圆缺,这似乎已经成为了普遍的一条人生定理。既然人生已是如此,遗憾从来是不可能被改变的。只有期盼着人生长久、千里共婵娟了。

所以苏轼《水调歌头》的这颗温柔之心,被王国维称为格高千古,不能当作一般长调看待。

分割线.gif


下篇第十六则  后人不能学

"


稼轩《贺新郎》词“别茂嘉十二弟”,章法绝妙。且语语有境界,此能品而几于神者。然非有意为之,故后人不能学也。


"

辛弃疾的这首《贺新郎·别茂嘉十二弟》,被王国维称为是神品,后人是如何都学不来的。

“绿树听鹈。更那堪、鹧鸪声住,杜鹃声切。啼到春归无寻处,苦恨芳菲都歇。算未抵、人间离别。马上琵琶关塞黑,更长门翠辇辞金阙。看燕燕,送归妾。”上阕用典颇多。但是读辛弃疾的词,你在读的时候,即便是你不知道这些典故,但是你依旧能够一气呵成般的顺畅而下,这便是辛弃疾用典的神奇之处,也是他写词的自然之气。

“绿树听鹈。更那堪、鹧鸪声住,杜鹃声切。”前面几句写到了三种鸟儿的叫声,这些鸟儿的叫声都是凄凉的, 你方叫罢它响起, 三种声音轮番响起, 叫人心中更是不忍。

“啼到春归无寻处,苦恨芳菲都歇。”这些凄楚的叫声,即便是春天似乎也寻觅不到明媚,遗憾这凄楚叫这芳菲歇尽。此句化用的典故是《离骚》:“恐鹈(tí)鴂(jué)之先鸣兮,使夫百草为之不芳。”此句的意思依旧是鸟儿的凄楚之声,叫百花不再芬芳了。和辛弃疾此时此词的心境是如出一辙的,虽说辛弃疾身为武夫, 但他的才华并不逊色于他的武艺,他的内心也对这千秋之家国充满了凝愁重恨。

“马上琵琶关塞黑”所用典故是王昭君出塞;“更长门翠辇辞金阙”所用典故是陈后被黜于长门宫辞别汉武帝刘彻之事;“看燕燕,送归妾”所用典故即是载卫庄姜送戴妫陈事。这些所用典故,都是美人失意,表面上是写美人失意,实质是暗喻自己不被重视,一腔忠心都被付诸东流之恨。

“将军百战身名裂。向河梁、回头万里,故人长绝。易水萧萧西风冷,满座衣冠似雪。正壮士、悲歌未彻。啼鸟还知如许恨,料不啼清泪长啼血。谁共我,醉明月?” 

“将军百战身名裂”其中“将军”是指汉将军李陵,本是一心为了国家的将军, 在战败之时为了保住全部将士投降匈奴,这一举动导致将军身败名裂。“向河梁、回头万里,故人长绝。”这里的故人是苏武,苏武牧羊不忘故里。“易水萧萧西风冷, 满座衣冠似雪。正壮士、悲歌未彻。”荆轲刺秦之义举,悲歌啸西风。这四个典故所引之人都是忠肝义胆却无好下场之壮士,万古英雄,一腔悲歌。和辛弃疾恰似如出一辙的,他在了解别人,替他人倾诉的同时,也是在倾诉自己。

“啼鸟还知如许恨,料不啼清泪长啼血。”从这么多的壮怀激烈的英雄悲歌中由人及己,听到这鸟啼之声,想到如果鸟儿也能够了解这些许家仇国恨的话,那么恐怕所啼的就不再是清泪,而是血泪了吧。这里很自然地又引入了另一个典故:杜鹃啼血。开篇便闻鸟啼之声,此时随着词的层层推进,杜鹃啼血更显思想之深刻。

“谁共我,醉明月?”词到这里才表明其意,其词是一首送别之词,十二弟与我的分别,正是我这前面的愁情之来由。英雄人间知己少,十二弟一走,我还能和谁诉衷肠,醉明月呢?

全词用典颇多,但是却自然流畅,毫无“隔”之感,反而加深了词中感情的表达。这样的功力,正是王国维欣赏的地方。

分割线.gif


下篇第十九则  清尊北宋词


"


词家时代之说,盛于国初。竹垞谓:“词至北宋而大,至南宋而深。”后此词人,群奉其说。然其中亦非无具眼者。周保绪曰:“南宋下不犯北宋拙率之病,高不到北宋浑涵之诣。”又曰:“北宋词多就景叙情,故珠圆玉润,四照玲珑。至稼轩、白石,一变而为即事叙景,故深者反浅,曲者反直。”潘四农德舆曰:“词滥觞于唐,畅于五代,而意格之闳深曲挚,则莫盛于北宋。词之有北宋,犹诗之有盛唐。至南宋则稍衰矣。”刘融斋熙载曰:“北宋词用密亦疏,用隐亦亮,用沈亦快,用细亦阔,用精亦浑。南宋只是掉转过来。”可知此事自有公论。虽止庵词颇浅薄,潘刘尤甚。然其推尊北宋,则与明季云间诸公,同一卓识也。


"

云间诸公,指明末词人陈子龙、宋征舆、李雯,三人皆为松江华亭(今上海松江,云间为松江别称)人,时称“云间三子”。

此则列举了很多清代评论家对宋词的评价,不管其理论粗浅,都一致推崇北宋的词。

这里对北宋之词的推崇,和王国维的论点是一致的。其中王国维推崇北宋词, 在上篇已有详细说明。

分割线.gif


下篇第二十则  子龙彩花耳

    

"


唐五代、北宋之词,何谓“生香真色”。若云间诸公,则采花耳。湘真且然,况其次也者乎?


"

“生香真色”是从王士禛《花草蒙拾》中拾掇出来的四个字,被王国维用来形容唐、五代、北宋词的特色,王国维用词乃真情之作,最初的观点再一次地肯定了唐、五代、北宋的词。

“云间诸公,则采花耳。”这里是王国维揶揄陈子龙的作品,说他的作品不过如同彩花。作品如同彩花,就是徒有其表,实质上并没有生命力。

分割线.gif


下篇第二十二则  论近人之词


"


近人词,如《复堂词》之深婉,《疆村词》之隐秀,皆在吾家半塘翁上。疆村学梦窗而情味较梦窗反胜。盖有临川、庐陵之高华,而济以白石之疏越者。学人之词,斯为极则。然古人自然神妙处, 尚未梦见。


"

这则的意思是,近代词人,比如谭献的《复堂词》的深宏婉约之处,朱孝臧的《疆村词》中隐利闺秀之处,都在王鹏运之上。朱孝臧学习吴文英,在情味上反而比他高明,并且句子具有王安石和欧阳修的精妙,而又兼备了姜夔的俊朗,学习古人写词句子能写到这等高妙地步,已经是到极点了。可是朱孝臧只是学习句子的写法,自然之情感和诗歌之神韵,没有办法从他的诗文中领略到。

这则提到了近代的很多诗人,王国维本就处于清末时代,把近代诗人所写之词拿来评价一番,也是人之常情。看起来好像比较了很多诗人的风格,具体点评不过是朱孝臧的词。

朱孝臧在近代词人中是比较有名的,与王鹏运、况周颐和郑文焯合称“清季四大词人”,这样的封号颇有才子的意味了。

王国维最欣赏北宋之词,他一直认为北宋的词比南宋的词要精妙。离开两宋,王国维欣赏的词人只有纳兰容若,从塞外而入的纳兰容若,丝毫没有背负宋词遗留下来的辉煌,反而在词的创作上写出了后主之风。

而朱孝臧深受宋词成就之影响,对宋词的优秀作品反复临摹,对其个人风格反复揣摩,好似邯郸学步,忘却了自己对词真正的感觉,所以王国维对其他只知道遣词造句的词人的评价都很低,基本上都认为他们不过是填词匠。


分割线.gif

下篇第四十则  词家有篇句


"


唐五代之词,有句而无篇。南宋名家之词,有篇而无句。有篇有句,唯李后主降宋后之作,及永叔、子瞻、少游、美成、稼轩数人而已。


"

此则的意思王国维在上篇也强调过,他觉得写得好的宋词,都集中在唐五代和北宋,最好就是在北宋,具有明显的尊北抑南倾向。比如五代、北宋词中的大家有李煜、苏轼、秦观、欧阳修、周邦彦等人。

唐、五代的词,仅有一些好的句子,真正的名篇很难找。而南宋,似乎词已经写得泛滥了,只是有篇而无真正的词味了。


分割线.gif

下篇第四十六则  明清人论词之失


"


明季国初诸老之论词,大似袁简斋之论诗,其失也,纤小而轻薄。竹垞以降之论词者,大似沈归愚,其失也,枯槁而庸陋。


"

明季国初之诸老就是指陈子龙、李雯、朱彝尊、汪森、宋征舆等。王国维说他们论词就如同袁枚论诗,失之于纤小轻薄。

袁枚(1716—1797),清代诗人、诗论家,字子才,号简斋,又称随园主人、随园老人。袁枚在诗学上倡导“性灵说”,主张文字要顺从人的自然本性,文字是人内心情感的真实流露,不是发自内心而言,就不能下笔成文,并认为:“自三百篇至今日,凡诗之传者,都是性灵,不关堆垛。”但是袁枚的作品在突出人内心的神韵情趣的同时,忽略了社会现实,太过于张扬个性,题材的涉及面狭窄。

王国维对袁枚的评价:“纤小而轻薄。”就是说袁枚太过于强调抒写人的内心情感,而忽略了诗词形式上的美感。

“竹垞以降”就是指张惠言、周济、谭献、冯煦等。竹垞就是朱彝尊,朱彝尊是清初浙西派的代表,他们奉姜夔、张炎为词坛正宗,主张词风“清空”。

浙西派和沈德潜都主张诗词要为封建政治服务,他们的词都好发空言,讲求形式,无真情实感,所以王国维说他们的词“枯槁而庸陋”。



觉得文章有益

不妨点赞鼓励

也可分享给身边的书友

点击此处,免费读书.jpg

- END -

今天你读书了吗?

今天阅读后你收获了什么?

又想要有怎样的进步?

建议将自己的阅读心得分享至下方【随笔区】



想要提高看书效率?

加入我们,成为好书共读进阶成员。

每周分享思考后写下的200字读书笔记

坚持必有进步,期待遇见更好的你。

好书共读-进阶.jpg


22
人间词话(古典诗词中的美与妙)
作者:王国维|编者:范雅
show pop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