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用某种方式挖掘记忆,留住生活本身
2018-05-12 20:00:00
今日领读要点:你的孤独以及你所畏惧的,都将被时光锻造成钢。
我用某种方式挖掘记忆,留住生活本身
22:10

编辑  |  博库小书

播  |  留白时光

音频.gif

1.gif

「 这 是 好 书 共 读 陪 你 共 读 的 第 54本 书 」


亲爱的好书共读栏目书友们,很高兴遇见你。



新版好书共读已上线

晚安故事 | 精品领读 | 每日听书

每晚20点,伴你共读好书

别忘了在随笔区写下读书心得哦



今天起,我们将共读由余光中、林清玄、白先勇等作家所著的《孤独是生命的礼物》。这是一本关于孤独的散文集子。作家们在书中谈论亲情、友谊、久别的故乡、逝去的时光,或直击主题,或慢慢铺叙。在他们的文字里,无一不彰显着对生命、对孤独绵密的思考和体悟。


本书共有七章,我们拆成十篇来读。

下面开始今天的共读:《生活练习》

本次推荐阅读时间为20分钟左右,覆盖原书的第16页到第24页。



生活练习



我用某种方式挖掘记忆,留住生活本身




Dear you:


很多事情想告诉你,可是不知道为什么,每每一开始书写就词穷。或许觉得不说你也会懂,或许是因为不相信语言和文字能够真正精确地承载意义,或许我仍然不是很确定我究竟有没有资格要求你作为我的唯一读者,即使你可能并不是一个读诗的人。


但那又何妨呢。


我决定写下生活里最深刻的一些姿态,词条,经验,话语,细细在你耳边叨念一如巴特的絮语,把自己展成一个开放的文本,亲爱的,我把自己打开,等待你进来,反馈、互文……用相近的频率,一起呼吸,展开我们共同的,生活练习。


1

观看


记得上个秋天来的时候,秋意渐次蔓延,从路树到街灯,都染上一种微醺的秋色,人居住在城市中行走,总是一个人,走过相同或不同的道路,踩踏枫叶与烟尸,在人群里很容易就越走越快,每个人都神色匆忙,仿佛必须即刻赶去某种远方的必然。居住在里头,常常会遗忘自己究竟要去哪里,和你约了的午后,等待得百无聊赖,我于是把别人都看得仔细。眉头深锁直瞧手机的人在等待,对看而不多话的两人在暧昧,话怎么说也不腻的情侣在热恋。




青春在校园里恣意蔓延,每日从宿舍出门擦肩而过的,总是许多美丽女孩,穿着颜色鲜艳、剪裁独特、精心搭配的衣服(唯独年轻女孩才能那样穿搭),娇嗲地回复电话另一头,那些总是紧跟女孩身边,也不多话默默提起女孩包包的男孩们。在地铁里并肩的是穿着套装或西装的年轻上班族,认真地打瞌睡或读简报,准备为自己的未来而努力地生活。经过公园旁的豆浆店,还不用那么早上班的母亲将滚烫的豆浆在两个碗里重复倾倒,等凉了给年幼的孩子喝。父亲则一面读报一面和妻子有一搭没一搭地聊着。公园里,老先生老太太搀扶着彼此,慢慢地走。


总是看不腻生活里的各种姿态,有时候在街头,有时候在快餐店或咖啡屋落地窗前,人的行走和交谈就这样映入眼帘、窜入耳窝,整个城市构成了一部巨型自传,每个人短暂的个人生命史就这样或深或浅地交换,在城市里,在下一个转角处。我着迷于这样的观看,纵然我和这些被观看者几乎无关,纵然现代化城市的意义总是被疏离归纳,纵然我的观看实则不具备任何意义。但我仍然着迷。



2

拥抱



曾经你问过我,如果必然失去一种感受的能力,我最不愿意失去的,是什么?


拥抱,我说。不同于许多人总是害怕失去视觉或听觉,我本能性地想到拥抱。你不解地笑了笑,没说什么。拥抱总指向两人一种全新的关系——倚靠与束缚,从此以后,我们相互需要,也相互牵制。我想你都记得,而我从没忘记。


我想感觉温度,感觉柔软的被碰触,被珍视,被在乎。伴随着气味,像小时候被众人拥在怀里的那种触觉记忆,母亲说,你那时还那样小,怎么可能记得。但我记得,我都记得。触觉穿过了重重时间序列所设下的遗忘阻挠,深刻地留下了触碰的体温和气味,我认得母亲年轻时惯用的香皂和香水。她讶异极了,说,小时候抱着早产的我,小小的身躯,总喜欢贴着她的锁骨肩膀,把脸深深地埋进去。我记得那接近痱子粉和鸡蛋花的香味,那时母亲还年轻,还没有白头发。


我只知道我会长大,但从没想过,她也会老。


拥抱是一种亲昵和亲密,从亲人到恋人,我想你懂得的。在那些几乎要起风的沉默时刻,彼此对峙着,话都说完了,长长的路也走到尽头了,越过之后,那里,会有什么?屏息。感觉一阵轻微的麻痹感从指尖递过来,而后是一股暖意袭人,于是从此之后,一个人的温度变成两个人的,关于拥抱,也有了新的定义。



3

眼泪



我想你可能不知道,小时候的我很爱哭。就像《艾丽斯梦游仙境》里,缩小后的她放声哭泣,然后被自己的眼泪冲走。那样的号啕大哭。有时候并不是真的想哭,只是我一直都是个很贪心的小孩子,我要争取大人的注意,让他们疼我抱我哄我入睡。眼泪其实不是示弱而是武器,在我还可以任性的时候,在还有人愿意无条件容忍我的任性的时候。生命始于哭泣也终于哭泣,我们都会哭泣,但从不真正理解哭泣与眼泪。


长大后的我几乎不哭。我害怕承受别人的眼泪,看见人哭,往往弄得自己也几乎要陪着哭了。哭泣的成年人要的不是同情,而是陪伴,慢慢长大后,我知道我不可以轻易地哭,因为我已经是大人了,不可以哭。纵然哭了也无法像孩子那样号啕大哭,只能一个人安静地,隐匿地,缓慢地啜泣。不被理解也不能被看见,收拾好自己的情绪,等眼泪干。


上次从家里离开往北的路上,我安静地坐在靠窗的位置,怕吵到了人,只能节制地,小声地掉眼泪。连自己都不知道为什么。看着夜色和镜中映照的自己忽然觉得好陌生,连哭都不能痛快。或许是在那个不期然的下午撞见母亲偷偷地哭了,我知道她在想念我也很想念的那个人。而我们几乎都已经要遗忘了。后来她窝在沙发上,睡着了。她的身体蜷曲如猫,时而发出细微的呼噜声。阳光透过落地窗和煦地包覆着她,这冬天午后其实还是有点寒意的,拿了条毯子替她裹上,却发现,她比我想象的还要小好多。和从前两样的,我记得她曾经是那么强悍,在过往的那些艰难时分,她绝不显得软弱或退让。但此时她却和这栋老房子一样疲惫,皱纹慢慢爬上她的侧脸,我以为她不会老的,可是她却老了。


到后来才明白,原来很多路只能一个人走,于是最后只剩下眼泪,苦苦的。



4

行走



想到走过的许多街景。你知道,记忆的源头总是那么鲜明,小时候长大的原乡,每一个街角和沿途风景,总是那么熟悉。那时陪我走的是父亲,他喜欢散步。据母亲说,从前他烟抽得凶,怎么劝也不听,母亲只好退让,于是父亲养成傍晚时分,晚餐前出门散步的习惯——好在通风处而非家里抽烟。但奇怪的是,在印象中,我几乎很少看见父亲抽烟,但他却保留了散步的习惯。小时候总带着我出门,紧牵着我的小手,慢慢地走。父亲很高,我喜欢央求他把我背到肩膀上去,可以看到很辽阔的风景,和仿佛伸手就能够触及天空。


父亲并不是一个多话的人,我还太小,来不及理解太多大人的世界,和他一起走着,我知道,很长一段日子他并不快乐。但他偶尔俯身和我说话时,我发现,高大的父亲举措间还是一样的温柔细腻。很多年后我想起他跟我说话时的神情,才惊觉,原来我们是那么的相像。再也不会有人为我戒烟,陪我走过长长的路了。


后来我总是在等待和父亲相像的身影,能够陪我,走上一段路。于是后来,当我渐渐长大,在路上,断断续续遇见了愿意陪我一段的人。一开始我总是担心对话陷入沉默,后来才发现,原来我们的沉默并非因为找不到适合的话题,而是沉默本身就具备了某种意义。


起风的时候特别适合沉默。我开始比过去喜欢行走,因为并肩走路可以看到更多的风景。细微的,安静的,一些原本容易忽略的细节。一起行走过的沿途风景,匆匆掠过的人事物,我都记得。要是走慢了我也不慌,因为我知道,会有人等我,前头不会再有让我心慌的陌生风景,因为多了可以倚靠的高大身影。没有原因没有目的就只是走。不说话,只作伴。第一次发现原来在一个我以为已经很熟悉的地方,原来还有那么多新鲜的风景。我好喜欢这种感觉。我想你一定懂得的吧。



5

告别



很长一阵子我再也无法记得所有关于告别场景的细节,生命中几乎无法再拥有回忆。再也没有,“我记得……”那种令人心颤的光晕。所有的记忆都是潮湿的。夜里雨不间断地下,雨季的空气里承载了过重的湿气,一寸一寸地依附在我身上,挥之不去。异常轻盈也异常沉重。


或许我们都还不想说再见。

 

Dear,关于观看、拥抱、眼泪、迁徙、行走、欲爱和告别。这一切无非是想向你展开,关于我,如果还被记得,就不会遗忘。是你,我唯一的当事人,如果能落笔为文,我们就曾经那样地活过。一次次地展开每日的生活练习,练习生活。





觉得文章有益

不妨点赞鼓励

也可分享给身边的书友


本期主播:留白时光


让生命自然而然流淌,活出最真实的自己。

一枚唯美&理想主义者,愿用声音温暖彼此的心灵。


荔枝电台:FM1653983

个人微信:liubai_buyi

- END -

今天你读书了吗?

今天阅读后你收获了什么?

又想要有怎样的进步?

建议将自己的阅读心得分享至下方【随笔区】



想要提高看书效率?

加入我们,成为好书共读进阶成员。

每周分享思考后写下的200字读书笔记

坚持必有进步,期待遇见更好的你。

好书共读-进阶.jpg



73
孤独是生命的礼物
作者:余光中//林清玄//白先勇|编者:隐地
热门随笔
show pop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