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善行之后会有恶行?
2017-05-05 20:00:00
今日领读要点:通常情况下,当你表达一种态度时,你更可能按这种准则行事,毕竟谁愿意做伪君子?但心理学家揭露了另一个意外,这和我们对表里如一的渴望背道而驰,当说道孰是孰非时,我们都毫不费力的能做出符合道德标准的选择,我们只想让自己感觉良好。
为何善行之后会有恶行?
09:06

4.gif


亲爱的好书共读栏目书友们,很高兴遇见你。

昨天我们教了大家如何训练“意志力肌肉”,今天我们继续来共读《自控力》第四章《容忍罪恶:为何善行之后会有恶行?》

本次推荐阅读时间为15分钟左右,覆盖原书的第85页到第111页。




 

1


我们有时会看到很多明星、政治家、警察或运动员会爆出丑闻,这些事件足以震惊全世界,而起因其实还是和意志力有关。


从“自控力有限”的角度来理解这些事就很容易了,这些人都处于巨大的压力之下,他们的职业对自控的要求都很高,或是要惩罚犯罪,或是要24小时保持良好的公众形象,他们的自控力肌肉肯定很疲惫了,意志力也消耗殆尽了,他们的血糖浓度很低,前额皮质也在对抗中败下阵来。


心理学家们认为,这更应该偏向心理学解释:不是每一次自控力都是因为真的失去了控制,有时,我们是有意识地选择了在诱惑面前屈服。


也就是说,当你做善事的时候,你会感觉良好;这意味着,你更可能相信自己的冲动,而冲动常常会允许你做坏事。


比如,和那些记不起曾做过善事的人比起来,有行善经历的人在慈善活动中捐的钱要少60%;如果工厂经理想起自己近期做过善事,就更不会花钱去减少工厂造成造成的污染。


大部分人在觉得自己品德高尚时,都不会质疑自己的冲动,而一些人的工作总能让他们觉得自己品德高尚。


简单说来,我们的思想中存在正反两方,好的行为就总是允许我们做一点坏事。


这是一种“道德许可效应’“,它不仅会批准我们做坏事,也会让我们错失做善事的机会。


当心理学家调查这些人时,他们常常这样为自己辩解:“我已经这么好了,应该得到一点奖励。”


这种对补偿的渴望常常使这类人堕落,因为他们很容易认为,纵容自己就是对美德最好的奖励,他们忘记了自己的真正目标,向诱惑屈服了。


 

2

 

“道德许可”最糟糕的部分并不是它可疑的逻辑,而是它会诱使我们做出背离自己最大利益的事。


它让我们相信,放弃节食、打破预算、多抽根烟这些不良行为都是对自己的“款待”。


比如多吃了一块生日蛋糕,或用信用卡多刷了一件小东西,我们一般不会质问自己的冲动,因为过去的善行而感觉良好,这让我们为今后的纵容找到了借口。


如果你告诉自己,锻炼、存钱或戒烟是件正确的事,而不是件能让你达成目标的事,你就不太可能持之以恒了。


我们可以将锻炼看做完成目标的必要手段,而更健康的饮食是另一个独立的手段,它们是不能互换的善行,即使一个取得了成功,也不能对另一个放松要求。


所以,不要把支持目标实现的行为误认为是目标本身,不是说你做了一件和你目标一致的事情,你就不会再面临危险了。


注意观察一下,你是否因为认为某些积极的行为值得称赞,就忘了自己实际的目标是什么呢?


当你取得进步的时候,你的大脑就停止了思维进程,而这个进程正是推动你追求长远目标的关键。


表面上看,你是前进了一小步,但是却又后退了两大步。


这种乐观精神常常让我们在今天放纵自己,如:今天我先抽要烟,但从明天起戒烟;我今天先不去健身,但我保证明天会去。我先买上一些节日礼物,但之后三个月绝不购物。


这样的后果是很可怕的。



3

 

我们错误地认为自己明天会比今天有更多的空闲时间,其实这是大脑的一种自欺欺人的手段。


我们相信,未来不仅能弥补今天没做的事,还能做到更多。


这种乐观主义精神让人很难理解,如果我们预料到自己无法完成设定的目标,那么还不如在开始之前就认输。


如果我们现在表现糟糕,却用对未来的乐观期待来掩饰它,那么还不如一开始就不要设定这个目标。


我们应该试着逐渐减少行为的变化性,把今天做的每个决定都看成是对今后每天的承诺。


因此,不要问自己“我现在想不想吃这块糖?”,而要问自己“我想不想在一年里每天下午都吃一块糖?”


或者,你明知道应该做一件事情却拖延不做时,不要问自己“我是想今天做还是明天做?”


而要问自己“我是不是想承担永远拖延下去的恶果?”


这里还要注意一个“光环效应”。


比如当你到处寻找特价商品,买了很多便宜货时,你会觉得自己省了很多钱而感觉良好,但实际上比预期多买了很多东西。


因此,当“光环效应”如:“买一送一”、“全天然”、“有机”和“为了慈善”等字眼影响到我们的意志力挑战时,我们需要找到最具体的测量标准,以此判断这个选择是否和我们的目标相符。


想要做到始终如一,我们就需要认同目标本身,而不是我们做善事时的光环。


朋友们,明天和今天毫无区别,要想真正改变行为,就试着减少行为的变化性,而不是减少某种行为吧!


我们要多练习、多实践,才能收获更多。


好了,书友们,我们今天的共读就到这里了。

要是觉得本书对你有帮助,不妨将文章分享给身边的好友,一起变得更好。



好书共读 末尾二维码.jpg

共读


通过今天的阅读,你收获了什么?

建议大家将自己的阅读心得分享至下方【随笔区】,与3600万书友交流心得,碰撞思想,共同进步!

我们明天见,晚安。

本期主播

白杨




没有比脚更长的路,没有比人更高的山。


简介:资深媒体人、国家一级播音员、配音师,电台主播、喜马拉雅电台“白杨叔叔讲故事”主播,儿童阅读推广联盟公益大使。

公众微信:baiyangjianggushi

个人微信:baiyangzhuchi


134
自控力(斯坦福大学最受欢迎心理学课程)
作者:(美)凯利·麦格尼格尔|译者:王岑卉
热门随笔
show popup